p>
以前的她或许是思维局限的原因,总是喜欢无端的发怒,但这也少不了国公府从背后的推波助澜。
如今看得清明了,自然人也理智了不少。
至少在沈明华自己看来,她除了不理智,大多时候还是可以的,毕竟,人都是潜意识的觉得自己都是对的。
不过也幸好她并不是很在意旁人的想法,刚刚那般询问,不过是心中有些失落,至于这失落是因为什么,她想多种原因融汇其中。
沈明华没有离开,依旧呆在这茶馆,今日强力输出了不少,此刻的人有些心绪疲惫。
且她还需要整理一下思绪,顺便等一等秦朗那边的消息以及京兆尹于府尹的卷宗整理。
今日的事情闹得这么大,若是回宫之后不同皇帝舅舅解释清楚顺便把那些证据呈上去,怕是明日早朝就算皇帝舅舅向着她,她也会让那些言官说的体无完肤。
但若是在那个时候,皇帝舅舅可以用这些证据反驳,对她是一种优势,同时也能很好的堵住他们的嘴。
毕竟,与其让皇帝舅舅总是给她解决麻烦不如直接一步到位,用证据告诉所有人,她沈明华没有做错。
所有的后路沈明华都考虑到了,为了便是能够有更好的应对办法。
她不喜欢被动,尤其是失去掌握的感觉。
这般想着,她不禁想到了刚刚在宴席上的那个赖成,也就是赖御史的公子。
这人倒是有趣,身上全然没有丝毫的功利模样。
倒是与众不同的很,既然国公府把救命稻草放在了赖御史的身上,那么同样的,她也可以在这其中动些手脚。
毕竟,这赖御史的官声沈明华还是有些耳闻的,为人还算清正,不过想一想,那御史台台院的人,又有几人是不清正的呢,毕竟能当御史的,都带了几分刚正不阿的正直。
其实有的时候这在沈明看来多少沾了几分的迂腐,但御史台的人嘛,也能理解,正是因为有他们的过于较真,才会让这大晟的朝堂多上几分的清明......
夜幕降临,晟京城也变得更为热闹,夜晚的晟京城照白日相比,多了几分的神秘跟朦胧。
但今夜这样的美景,沈明华倒是有些无心观看,她手上拿着的是于府尹整理好的卷宗,同时,还有秦朗所在的大理寺的文书说明跟证词。
有了这些,沈明华一会回宫在建元帝的面前也能交差。
其实原本这些,沈明华也可以等到回宫之后让秦朗跟于府尹递进来,但她准备回去的时候,提前得到了消息,说秦川从国公府出来之后,人径直去了皇宫,这各中意思不言而喻了!
若是此刻回宫,免不得会同秦川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