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万寿帝君(2 / 4)

还懂得与时俱进,在这个说法上略微加以升级。

    于是就变成了“只有皇上深居宫中静心玄修,不与外界接触,神仙感应到他的诚意,才可用朱砂炼出黄金,得到长生不老的神药。”

    嘉靖帝见他说的煞有介事,竟还真就有了赌一把的心思。

    随即竟当场下诏,命朝中大臣辅佐年仅五岁的太子监国理政,自己则隐居深宫两三年,然后再出来像当初一样治国理政。

    圣谕传下之时,举朝惊骇!

    可是因为此前常有御史言官因谏止嘉靖帝奉道修玄,得罪失官,甚至丧命,一时竟无人敢上书劝谏。

    最后太仆寺卿杨最冒死直谏,嘉靖帝因此大怒,下令重杖一百。

    然而重杖只打到一半,杨最就已经咽了气,结果嘉靖帝还不解气,仍令杖满一百才肯罢休。

    经此一事,满朝百官,跪伏震惧,越发对玄修之事讳莫如深。

    不过在这之后,嘉靖帝不知为何又忽然想明白了,自此也不再提自己隐居深宫两三年,让朝中大臣辅佐太子监国的事……

    前世看到这段历史的时候,鄢懋卿心中多少还有些惋惜。

    不是惋惜杨最的枉死,而是惋惜嘉靖帝没有将这个荒谬的想法坚持到底。

    倘若嘉靖帝真的就此去做了太上皇,朝政自此由夏言、翟銮、王廷相等一干相对还算正直,也还算是辅政有方、有心改革的大臣总理,再加上高拱、张居正等一心革新旧弊的后起之秀前赴后继,没准儿对大明来说还是好事。

    如此严嵩父子八成也就没有了败坏朝纲、祸国殃民的机会。

    而这对嘉靖帝本人来说,或许也未必便是坏事。

    毕竟后世便有许多人说过,如果只看嘉靖帝的前半生,他便可以称得上一代励精图治的明君。

    可如果算上荒唐的后半生,那就只能是“明之亡,实亡于嘉靖”的昏君了……

    言归正传。

    听到黄锦问出这个问题,段朝用已是面色微微发白,连忙伏身磕了一个响头,用发颤的声音极力申辩:

    “万寿帝君明鉴,微臣纵是有一万个胆子,也断然不敢如此欺君,此事定是有奸徒诬陷微臣,叩

最新小说: 修不成仙的我只好考科举 落脚之地 十九世纪百货公主 我就刷个视频,怎么古人都破防了 农家乐通古代,开局接待刘关张 红楼帝业 跟亡夫长兄借子后 所有人都知道我要谋逆 剑来 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