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为了不让自己羡慕嫉妒恨,鄢懋卿必须拉他一把。
那“朋比阿党”的罪名必须是本部堂来背!
……
翊国公府。
“四弟,你看这、这……父亲如今又不在,此事可如何是好啊?”
郭勋的三个儿子郭守乾、郭守坤和郭守纲齐聚一堂,看过鄢懋卿带来的奏疏之后,全都六神无主的望着这位义弟。
虽然郭勋的长子郭守乾如今已经过了不惑之年,老二郭守坤和老三郭守纲也都过了而立之年。
但是常年养尊处优的优渥生活,还是将他们养成了只会享乐的废柴。
这事早在鄢懋卿第一次被郭勋邀请前来参加家宴的时候,就已经看出了个大概。
而且史书中也同样有所体现。
郭守坤和郭守纲两人在史书中连名字都没留下,而长子郭守乾也只留下了简短的四个字:“袭武定侯”。
明朝官场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惯例。
就是获罪而死,或是遭遇革职的官员,到了下一朝都会有家人或亲朋想方设法上疏申请,为其平反的同时请求赐祭葬与追谥。
夏言如是,沈炼如是,张居正亦如是……
像郭勋这种没被正式定罪而死在的狱中,并且还曾贵为翊国公的人,为其“平反”并请求赐祭葬与追谥的可操作余地只会更多。
毕竟皇上虽收回了他的“翊国公”封爵,不还是允许郭守乾继承了“武定侯”爵位么?
然而郭勋却并无任何追谥。
而他这三个儿子也并未有任何入朝为官的记载。
通过这个小细节不难看出,自郭勋死后,郭家就彻底没落了,亦可看出郭勋这三个儿子的能力……
“三位兄长,我义父前去大同公干之前,可曾留下什么嘱托?”
鄢懋卿作沉吟状沉默了片刻,不答反问。
郭守乾苦着脸道:
“父亲只说,他不在的时候,家中若有事发生,我们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