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郑修撰第一次伴驾,务必谨守本分。”
杨廷和终于在郑直上值后的第二十二日,安排郑直随驾录注了。
这不是他想要的,可有些事也不是他能左右的。
主上当然不会自降身份去点名要哪位翰林官随行录注,甚至连暗示也没有,这一切都是郑直自个争取来的。
一切都要怪谢丕那几个吃饱了撑的,没事竟然去招惹郑直。
自从昌国太夫人大寿后,郑直舌战群儒的事就传遍了京师。
真相不重要,人们总喜欢相信他们愿意听到的。
郑直既是文状元又是武状元,斗赢了一切对手,很符合平头老百姓心里的预期。
如此,几日后,又有一条消息传出,文武双全的郑六元竟然如今只能在翰林院起居注馆内打杂。
这暗戳戳明晃晃的指责,让杨廷和如何受得了,他不是嫉贤妒能,他没有嫉贤妒能,他只是一切听命行事。
可人们不会在乎杨廷和的苦衷,只会盯着事实。
为了自证清白,杨廷和只能捏着鼻子安排郑直排班录注。
“杨学士许是不晓得。”
不出意料,郑直的回复依旧特立独行“卑职在宫内当差时,早就在主上身旁护卫。”
一旁的张文宪低头躬身,脸上精彩。
他算是服了,明明一句话的事,郑修撰却非要咬着不放。
可事实胜于雄辩,谁都晓得杨学士是想压着郑修撰的,偏偏人家自个折腾到了机会。
“到时辰了。”
杨廷和不置可否。
郑直学着规矩行礼之后,拿着起居注册还有一杆新做的毛笔,跟着司吏前往乾清门等候。
待来到乾清门前,正好瞅见方东站在门口愣。
对方瞅见他,精神一振,露出一个笑容。
郑直回以微笑,来到宫门石级下,司吏行礼之后走了。
郑直顺着方东的目光扭头瞅瞅,另一边是陈熹,对方同样对他挤眉弄眼。
因为宫规三人也不吭声,只是时不时眼睛四处飘。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动静,爆竹声响起,那头猪从猪圈出来了。
按照规矩,皇帝起来之后,从寝宫出来,每过一道门,就放一声爆竹。
郑直在直舍当值,听到爆竹从远到近,就晓得圣驾到了乾清宫。
冬天的这个时候,蜡烛还要再烧一寸多,天才大亮。
众人收拾心情,果然不多时,乾清门从里边打开。
片刻后,晨曦之中身穿龙袍的弘治帝,在一众内侍,宫人簇拥下走了出来。
弘治帝似乎并不晓得今日是郑直当值,走下石阶后,看到对方“咦?今日是郑勋卫录注?”
“是。”
郑直躬身回复。
他可不相信弘治帝不清楚。
“甚好。”
弘治帝笑着讲了一句就不再多言,一旁的李荣立刻扬声,圣驾向着清宁宫走去。
郑直自然也见过,懂规矩,一边拿出毛笔在舌头上沾沾,写了几个字,一边跟了过去。
之所以圣驾要到清宁宫,很简单,大明以‘孝’立国,弘治帝要去清宁宫向王太后问安,然后在太子陪同下用些早餐。
郑直这才清楚,弘治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