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5章 应对之策(2 / 3)

幼,朕一直没有外放他带兵出征。

但是他的本事朕却是知道的。

有了他们二人相助,南门可保无虞。”

见忽必烈说的如此坚定,伯颜的心彻底放下了。

“既然陛下有了决断,那臣就照陛下旨意办理。

现在臣就去带人赶往北门。

只要臣在,那北门就在。”

伯颜郑重其事的向忽必烈鞠了一躬。

忽必烈心中突然打了个突突。

隐隐有种不好的预感。

似乎此次一别后他们君臣再也无法相见了一般。

猛地摇了摇头将这个想法抛诸脑后。

忽必烈深吸一口气道:“去吧,这次就全靠你们诸位同心戮力了。

若是大都有失,我蒙古将再次流亡漠北苦寒之地。

朕这里拜托了。”

伯颜深深望了忽必烈一眼后转身离去。

“来人,速将玉昔帖木儿、阿塔海、廉希宪等人给朕唤来。”

待到伯颜走后,忽必烈叫过一名小太监吩咐了一句。

这个廉希宪也不是个简单的人物。

他是高昌的畏兀儿族人,也就是蒙古人口中的色目人。

此人身材高大,文武双全。

他自幼熟读儒家典籍,被人称为廉孟子。

自十九岁开始他就进入忽必烈府邸担任宿卫,在后来忽必烈南征北战时为其出谋划策。

因此算得上是忽必烈的心腹之人,忽必烈自然也很重用他。

而后他也曾短暂的担任过元朝的宰相。

攻陷襄阳后他被任命去往荆州之地安抚民生。

只是后来身体抱恙,故而返回大都休养。

据史载他死后被忽必烈追封了文正的谥号。

众所周知,文正可以算得上是文人最高的谥号了。

无数人梦寐以求却得不到。

而廉希宪不仅被追封文正,而且是唯一一个以异族身份得封的文人。

因为廉希宪对汉人的事情十分熟悉,所以忽必烈才会把他一起叫来问事。

至于为什么没有直接召见汉人出身的文官,那也是有原因的。

蒙古人虽然歧视汉人,但是忽必烈对有才华的汉人还是很重视的。

像是张柔张弘范、史天泽、刘整这样的汉人武将。

以及刘秉忠、姚枢、张文谦、郭守敬这样的文臣。

武将不用多说。

这些人近年来陆续去世,已经没有几个还活着的了。

而文臣中又以刘秉忠为首,其他人都算得上是他的学生。

他也是忽必烈最为倚重的智囊。

相当于诸葛亮之于刘备、王猛之于苻坚。

可惜刘秉忠已经故去五年。

其他人要么不受忽必烈重用,要么就是不擅长政治和军事。

忽必烈无奈之下也只能让廉希宪代劳了。

因为他实在是搞不清楚城外这支大军到底是什么来路。

不多时三人便来到了忽必烈的面前。

“陛下。”

廉希宪率先躬身施礼道。

“善甫无需多礼。

你身体尚未痊愈,朕把你找来也是于心不忍啊。”

忽必烈看着

最新小说: 抗战:爆兵打的鬼子说这仗没法打 大唐男保姆 火烧黎明 皮物:我的舍友被变成了皮! 不学鸳鸯老 大唐:李二!你传我皇位干什么?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回到汉朝当大佬 九娘 灭世魔龙三岁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