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轻轻点着,墨水在纸面上晕开几个细小的蓝点。
"
你的理论功底很扎实,"
他的声音像砂纸打磨过一般粗粝,"
但实验室不是图书馆。
"
钢笔突然重重划出一道线,"
第一条规定:钥匙每天六点放,九点回收。
"
"
单碱基编辑方向很有潜力,"
院长突然转身,白大褂掀起一阵带着消毒水味的风。
他打开投影仪,"
但需要更聚焦临床转化瓶颈。
"
投影分别是三篇顶刊论文,其中那篇《ce11》封面文章正在自动翻页,展示着令人惊叹的电镜图像。
颜嫣的视线被第三个投影吸引——那是关于基因递送载体优化的研究,业内公认最接近临床应用的方向。
但当她无意间瞥见院长电脑屏保时,呼吸突然一滞。
照片里年轻的霍华德抱着的小女孩,戴着的正是和弟弟同款的西门子耳背式助听器,连右耳上方的调节钮都一模一样。
"
选一个课题。
"
院长推来三个牛皮纸文件夹。
颜嫣的手指悬在半空,突然听见记忆深处弟弟的声音:"
姐,右耳又听不见了"
那年冬天小门诊走廊的穿堂风,似乎正穿越时空吹拂着她的后颈。
"
我选这个。
"
她将文件推向办公桌另一端,声音比想象中更坚定。
阳光突然照亮文件扉页上那行小字:"
针对线粒体12srrnaa1555g突变"
,正是导致弟弟和全球5药物性耳聋的元凶。
他灰蓝色的眼睛微微眯起:"
知道为什么这个课题三年换了四个博士后吗?"
身后的电子显微镜照片墙突然亮起,显示出数百个失败的基因编辑样本。
"
明天六点,b2实验室。
"
院长突然合上文件夹,金属扣出清脆的"
咔嗒"
声,"
带上你的冷冻电镜操作证。
"
他转身时,颜嫣盯着他的白大褂下摆,额……一片钢笔墨水的印记。
颜嫣抱着厚重的课题资料快步穿过校园,文件夹烫金的《线粒体dna耳聋修复》标题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她脑海中已经勾勒出完整的研蓝图,从实验室到临床,这项技术将如何改变千万聋哑患者的命运。
她眼前浮现出弟弟戴着助听器的模样,没第一时间去大医院去小门诊耽误弟弟治疗至今刺痛着她的心。
赵氏医疗必须参与进来——他们拥有顶尖的基因治疗团队和临床转化平台。
掏出手机时,她的指尖在赵明远的号码上方停顿了一秒。
就是这一秒的犹豫,让一片银杏叶恰好落在屏幕上,遮住了通话键。
她轻轻拂去落叶,按下拨号。
电话几乎是瞬间被接通的。
"
颜嫣?"
赵明远的声音比平时低沉,背景里隐约传来心电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