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时光如白驹过隙。
在哈佛医学院庄严肃穆的礼堂内,正在举行一场隆重的毕业典礼。
颜嫣站在台上,身披深红色博士袍,颈间那条dna链项链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
今天,我们特别表彰颜嫣博士在遗传学领域的卓越贡献。
"
哈佛医学院院长爱德华的声音在礼堂回荡,"
她在基因编辑治疗罕见病方面的突破性研究,不仅获得了拉斯克医学奖,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提名。
"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
坐在前排的,除了学术界的泰斗,还有来自世界顶尖医药企业的代表。
颜嫣从容地接过证书,目光扫过台下。
这几年,她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自然》《科学》等顶级期刊表了二十余篇论文,更重要的是,她带领团队研的基因治疗方案,成功治愈了多种罕见遗传病。
典礼结束后,她的导师——哈佛医学院院长爱德华教授在办公室与她恳谈。
"
颜,你真的决定要回去了吗?"
爱德华教授不无遗憾地说,"
学校已经批准了你终身教授的职位,几家顶尖药企也愿意出资帮你建立个人研究所。
以你现在的成就,获得诺贝尔奖只是时间问题。
"
颜嫣望向窗外查尔斯河的粼粼波光,目光坚定:"
教授,我的家人都在中国,中国有过两千万的遗传病患者等待救治。
现在我的研究成果已经成熟,是时候回去帮助我的同胞了。
"
三个月后,上海国际机场。
颜嫣走出航站楼,看着眼前熟悉又陌生的城市景象,深深吸了一口气。
她身边只带着两个行李箱,其中一个装满了珍贵的研究资料和实验数据。
赵父赵母早已在贵宾室等候。
见到颜嫣出来,赵母立即上前紧紧拥抱。
"
回来就好,终于回来了。
"
赵母声音哽咽。
赵父打量着颜嫣,眼中满是骄傲:"
你在国际上的成就,我们都关注着。
国内媒体都在报道,说你是最接近诺贝尔奖的中国籍医学科学家。
"
颜嫣微笑:"
爸,妈,我回来了。
这次不再走了。
"
次日,赵氏集团召开董事会。
颜嫣在赵父的陪同下走进会议室,她穿着一身干练的白色西装,举止间既有学者的优雅,又透着企业家的果断。
"
从今天起,颜嫣将出任赵氏医疗席执行官。
"
赵父向董事会宣布,"
她将全面负责赵氏医疗的战略转型和研升级。
"
在接下来的半年里,颜嫣展现了惊人的成果。
她重组了赵氏医疗的研体系,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实验室标准。
最让业界震动的是,她宣布投入5o亿建立中国个面向罕见病的基因治疗研中心。
"
商业价值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