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长安时,当年那些被暂时压下的矛盾,终于再度浮出水面。
刘文静虽然已于武德二年(619年)的秋天,被裴寂等人冠以“谋反”的罪名冤死于长安刑场,但是在他临终前,曾仰天长叹:“飞鸟尽,良弓藏,此言非虚”之言仿佛穿越时间,再次骤然响起,如同解开了一道被封印的咒语。 当这位开国元勋的鲜血浸透长安刑场的黄土,他所预言的“飞鸟尽,良弓藏”竟以另一种方式应验,在失去这位能够在朝堂上制衡裴寂的重臣后,东宫与秦王府的平衡被彻底打破。
刘文静死后,太子李建成性情宽纵,终日沉湎于酒色游猎之中。 常常在终南山下的皇家猎场,人们能看到这位储君纵马驰骋的身影,身后跟着满载美酒佳人的车驾。而齐王李元吉更是变本加厉,不仅在府中私蓄死士,更屡次纵容部下在长安街市横行霸道。这两位皇子的所作所为,早已让李渊暗自摇头。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李世民亲率玄甲军平定四方的功勋正如日中天。每当边关捷报传入宫中,李渊总会在御书房内独自徘徊,手中把玩着那方传国玉玺,目光不时瞥向墙上悬挂的《大唐疆域图》,那上面每一寸新拓的疆土,几乎都浸透着次子李世民的心血。
这样的反差,让敏感的李建成如坐针毡。一日深夜,当齐王元吉秘密造访东宫时,兄弟二人在烛光下达成了共识。
“三弟,”李建成将酒杯重重顿在案上,眼神在跳动的烛光下显得格外阴郁,“你看看这些战报。洛阳、虎牢、洺州……二郎的功劳,一桩桩一件件,都快把咱们比到泥地里去了。再这样下去,你我兄弟,怕是连立锥之地都要没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