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将领开展新兵训练。
公元617年六月九日,裴寂等人提议向李渊进献尊号,尊称其为大将军。
大家在晋阳府齐聚。裴寂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道:“唐公,如今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您又仁德兼备,胸怀大志,手下又聚集众多豪杰勇士,此等势力若不成大事,必是天理难容。现我等特向主公进献尊号,称主公为大将军,一来彰显主公的非凡地位,二来也可名正言顺地统领各方义军,进军关中。”
李渊略有沉思,未应其声。站在一旁的李世民急忙进言道:“父亲大人,此事断然无错。如今隋炀帝昏聩无道,民不聊生,各地百姓都在盼望着明主出现。您若不趁此机会成就大业,恐怕日后追悔莫及。这大将军的尊号,只是第一步,后续可将这正义之师迅速壮大,先保境安民,再图天下。”
唐俭也说:“唐公,我等皆愿追随大人您出生入死。如今我等虽力量尚小,但只要主公应下这尊号,招揽天下贤才便更为名正言顺。那些心怀壮志之人,看到主公有如此壮志,且有这般名号,必定纷纷前来归附。”
李渊环视了一圈众人,看到他们眼中皆充满期待与信任,叹了口气,说道:“罢了,既诸位将士如此诚心诚意,我李渊若再推诿,岂不让众人寒心。只是这大将军之号,我当担起责任,日后做事,必以天下苍生为念,救万民于水火之中。”
众人齐声高呼:“大人圣明仁义,必能成就千秋大业!”
“好,那便依诸位所言,从今日起,我便出任这大将军之职,肃整三军,准备征伐之事。”李渊的声音沉稳而坚定,眼神中闪烁着新的光芒。
紧接着,李渊在晋阳城设立大将军府。晋阳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这里地势险要,物资储备相对丰富,并且李渊在晋阳任职已具有不小的势力和稳定的根基。设立大将军府于此,便于他召集人马、储备物资、规划战略,进可出兵关中争夺天下,退可凭借地理优势坚守自保,在其起兵反隋进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同时李渊按照事先商定好的选拔官员方案,由温大雅现场宣布人事命令,根据他们的才能分别授予相应的官职。
裴寂被任命为大将军府长史,负责统筹全局。
刘文静担任司马一职,协助处理军务。
唐俭与温彦弘(温大雅)、温彦博(温大临)分别被任命为记室,共同负责文书整理与机密事务的处理,其中温大雅还与其弟温彦将(温大有)共同掌管机密。
武士彟出任铠曹,主管武器装备事务。
刘政会、崔善为和张道源三人被任命为户曹,负责管理军需物资与人口事务。
姜謩担任司功参军,协助处理军功与赏罚事宜。
殷开山被任命为府掾,参与谋划与决策。
李建成被封为陇西公,任命为左领军大都督,统辖左三军。李世民被封为敦煌公,任命为右领军大都督,统辖右三军。二人都被允许自建官署。
女婿柴绍被封为右领军府长史咨议。
长孙顺德、刘弘基、窦琮,以及王长谐、姜宝谊等这些将领被任命为左右统军,配合左右领军统领军队作战。
最后,经过众人推荐,任命刘赡为西河通守。西河通守是李渊大将军府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