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刺史”,在河北地区享有极高的声誉。
李渊听过此人名号,速命人将薛大鼎领入帅帐。
简单寒暄过后,薛大鼎说明来意,一是想要投靠李渊义军,奉献微薄之力;二来是有一计献上,不知能否助义军一臂之力。
这位汾阳的谋士,目光中透着一种沉稳与睿智。他恭敬地向李渊进言道:“大将军,依在下愚见,莫要攻打河东。河东地势险要,城防坚固,若强攻必定会损耗诸多兵力。您且看那黄河,龙门之地虽险,却也是可乘之机。我军若直接从龙门直济黄河,此乃出其不意之举。”
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蘸了蘸茶水,在桌上简单地画出地形,“到了对岸,便是永丰仓。那永丰仓乃是粮食储备的关键之地,囤积着大量的粮草。我军一旦占据,粮草无忧。此时再传檄远近,关中各地的隋朝守军知晓我军兵锋所指且粮草充足,必定人心惶惶。他们或为保命,或为顺应大势,纷纷归降于主公,那关中之地,不战而可坐取啊。”
薛大鼎的建议从战略意义上来说,是极为大胆且富有前瞻性的。他跳出了常规的军事部署思维,没有将眼光局限于一块一块地攻城略地。河东虽重要,但在他的计划里却成为了一个可以绕过的障碍。通过直取粮食储备地永丰仓,从根本上瓦解关中守军的抵抗意志,这等于在敌人的阵营内部制造了一场无形的“粮荒恐慌”,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成果。而直接发布檄文的做法更是基于对隋军人心向背的把握,在军事威慑的同时辅以政治宣传,欲速战速决地打开通往关中的大门。
李渊听后,微微眯起眼睛,沉思良久。他的心中权衡着利弊,觉得薛大鼎的话确有几分道理。攻打河东确实是啃硬骨头,自己虽有一定兵力,但也不想过多损耗在坚城之下。从龙门渡河虽说有风险,但以奇制胜或许可一举奠定胜局。他心中暗暗盘算,脸上露出犹豫之色。
然而,听闻薛大鼎的建议,诸位将领却不这么想。一位将领站出来说道:“大将军,河东乃是有用之棋。攻下河东,既能扩充我们的地盘,又能断了敌方可能从侧翼攻击我们的念想。若舍河东而直取关中,恐怕后患无穷。”
其他将领纷纷附和,七嘴八舌地表达着攻打河东的决心。
李渊看着众将,心中明白他们考虑的也不是没有道理。他叹了口气,对薛大鼎说:“薛先生,你所言之事,本王亦知其中妙处。但诸位将领之意也是为全局考虑,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虽然未能采纳薛大鼎的建议,但李渊深知他有非凡的谋略。于是说道:“先生一片忠心,提出的策略亦是高瞻远瞩。本将虽不能当下从之,但也不能埋没先生之才。”
说完,便任命薛大鼎为大将军府察非掾,负责监察百官是否有过错、纠举不法行为、维护法纪、利用其对官员行为的了解,为大将军提供决策参考等工作。
这时,任瑰求见,李渊立即召他进来。任瑰拜过李渊后,提出了他的建议。
任瑰,字玮,是隋唐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任瑰自幼失去父亲,由伯父任忠抚养成人。他19岁时被朝廷征召,出任灵溪县(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县令,后迁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司马。
李渊起兵时,任瑰被任命为河东县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