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着称。他出身于清河房氏,曾祖房翼是北魏镇远将军、宋安郡守,袭壮武伯。祖父房熊,是褐州主簿。父亲房彦谦,好学,通涉《五经》,富有辩才,是魏、齐年间的山东学者。
房玄龄在隋朝末年天下大乱时,投奔李世民,成为其得力谋士,参与了多次重要战役的策划。李世民即位后,房玄龄被任命为中书令,负责制定国家的大政方针和法律制度,为唐朝的繁荣和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房玄龄在政治上的一大贡献是他对吏治的重视,他主张“量才授职,务省官员”,在贞观初年对在职官吏进行大量裁减,提高了朝廷的办事效率。主持修订了《唐律疏议》,简化了律令,废除了隋朝的苛酷刑法,为唐朝的法律制度奠定了基础。
房玄龄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和画家,他的书法作品被誉为“筋骨老健,如铸铁般凝重有力”,其绘画作品则以山水画为主,风格清新脱俗。房玄龄晚年多病,但在临终前仍然关心国家大事,他抗表进谏,请求李世民以天下苍生为重,停止征讨高丽。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房玄龄病逝,享年七十一岁,李世民为之废朝三日,追赠太尉,谥号“文昭”,陪葬昭陵。
李世民早闻房玄龄大名,命人带丘氏两位兄弟下得营帐前去熟悉一下环境,安置他们的队伍,自己赶忙前往营门迎接房玄龄。
李世民将房玄龄迎进营帐,两人一见如故,交谈甚欢,两人热烈地讨论军事策略,谈得十分投机,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营帐之中,李世民热情地招呼房玄龄入座。“房先生一路辛苦,今日前来,真乃令营帐蓬荜生辉。”李世民目光炯炯地看着房玄龄说道。
房玄龄赶忙行礼,“李将军虽然年轻,但鄙人早已久仰将军大名,今得相见,实乃玄龄之幸。”言罢,二人相视而笑。
交谈片刻,李世民便发现房玄龄见识不凡,心中暗叹今日得一贤才。“房先生,您才思敏捷,谈吐不俗,我欲任命你为军中记室参军,你可愿为我等出谋划策?”
房玄龄毫不犹豫地回答:“李将军,玄龄愿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李世民哈哈一笑,“好,日后军中大事,还望先生多多指点。”
二人随即开始讨论军事策略。李世民手按着地图,严肃地说:“如今我义军距长安仅一百六十余里,隋军仍垂死挣扎,先生以为当如何应对?”
房玄龄沉思片刻,说道:“将军,玄龄以为,隋军看似齐整,但朝廷腐败,现在已成乌合之众,军心早已涣散。带兵之将各怀心思,互无支援。我们可先派人探查各路据点与往来路线,寻其薄弱之处,然后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
李世民听后,连连点头,“先生此计甚妙。然这乌合之众内,其将领中不乏有勇猛善战之人。”
房玄龄微微一笑,“将军,这军事之事,文武皆需。我们在平乱之时,不仅要武力镇压,还需以仁德收揽人心。”
李世民听后,大为赞赏,“先生高见,这也正是我的本意。”
李世民立刻任命房玄龄为记室参军,并担任主要的谋士。
房玄龄遇到了李世民这位知己,在工作中可谓竭尽全力,为了李世民什么事都做。每当平定贼寇,大家争着去寻找珍宝贵物之时,只有房玄龄在想办法收拢人才,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