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
647年(贞观二十一年),唐太宗任命阿史那社尔为昆丘道大总管,契苾何力、郭孝恪为副大总管,征发铁勒、突厥等部十余万骑兵,进讨龟兹。648年(贞观二十二年),唐军攻破龟兹都城,龟兹王布失毕率轻骑西逃。阿史那社尔率军追击布失毕,并让郭孝恪留守龟兹。然而,郭孝恪在留守期间,因不听龟兹人的劝告,对那利没有加以防备,最终遭到那利和城内降兵的偷袭,在西门中流矢而死,儿子郭待诏一同战死。唐太宗得知郭孝恪死讯后,虽然责备他不加警戒,以致丧命,剥夺其官职,但后来又怜愍其战死沙场,便为他举哀。唐高宗即位后,还追赠他为安西都护、阳翟郡公。
郭孝恪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和英勇事迹。他早年参加瓦岗起义,归降大唐后建功立业;镇守西域期间威震四方;最后以身殉国,名垂青史。
徐世积面对郭孝恪的询问,轻叹一声,说道:“孝恪啊,你看这天下大势,魏公李密已败已入唐朝为官,我等该何去何从?”
郭孝恪沉吟道:“将军,李密虽败,但毕竟曾是我们的主公。若直接向唐廷献地,恐有背主求荣之嫌。”
徐世积点头:“正是此理。这些土地百姓,本就是魏公所有。我若上表献之,岂不是趁人之危,自取富贵?此非君子所为。” 他转身对郭孝恪继续说道:“不如这样,你即刻启程前往长安,将各郡县的户口、兵马数目详细登记,呈报魏公,由他自行决定。另外,再运送一批粮草给淮安王李神通,以示诚意。”
郭孝恪领命前去准备,相关官文准备齐全后,便立即前往长安,并运粮食供给淮安王李神通。李渊登基称帝后,任命李神通为右翊卫大将军,封郑国公,后又改封永康郡王、淮安王,任命为山东道安抚大使,唐朝在山东各路的兵马都接受他的节制。
数日后,郭孝恪到达长安城。
太极宫内,内侍向皇帝李渊禀报道:“陛下,徐世积的使者郭孝恪到了。”
李渊放下手中的奏章,问道:“可曾带来降表?”
“回陛下,只有一封给李密的信。”内侍答道。
李渊眉头微皱,命人召见郭孝恪。郭孝恪入殿后,拜跪唐朝皇帝,并将徐世积的用意娓娓道来:“徐将军言,这些土地百姓本是魏公所有,他不愿趁人之危,自取富贵。故特命臣将详细数目呈报魏公,由魏公自行处置。徐将军还说,'忠臣不事二主,义士不贪富贵'。 ”
李渊听罢,良久不语,忽然抚掌叹道:“好一个徐世积!不背旧主,不贪富贵,真乃纯臣也!”
他当即下诏:“赐徐世积国姓“李”,以示殊荣。郭孝恪忠勤可嘉,授宋州刺史,与李世积共谋虎牢以东事宜,所得州县,可自行选补官员。”
消息传回黎阳,李世积(即徐世积)感慨万千。他对部下说:“陛下如此厚待,我等更当尽心竭力,以报国恩。 ”从此,这位年轻的将领开始了他在大唐的仕途,后来成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为大唐开疆拓土,立下赫赫战功。而他不贪富贵、忠于旧主的事迹,也成为千古美谈。
皇帝李渊封赐完李世积,回到寝宫休息,突然内侍前来报告,称皇帝的女婿行军总管赵慈景被隋朝河东通守尧君素杀害,李渊大怒,正欲招秦王李世民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