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库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大唐凌烟志 > 第102章 王世充"认干娘"策划"洛水祥瑞"背后的政治算计

第102章 王世充"认干娘"策划"洛水祥瑞"背后的政治算计(3 / 5)

中的贵重物品流失,随即派张绩、董濬分别守卫紫微宫的章善门、显福门,严禁宫内的物品流出宫外。他对张绩要求道:“皇泰主想借此收买人心,我岂能让他如愿?你务必严加防范,绝不能让宫中一针一线流出。”

王世充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心中暗道:“小杨侗,你的时日不多了。”

不久后,洛阳城内上演了一场精心策划的政治闹剧。黎明时分,王世充的亲兵在其授意下,悄悄在洛水中倾倒数百车石灰。河水泛起诡异的乳白色,鱼群纷纷浮出水面。

天刚亮,崔弘丹带着一群提前买通的\"百姓\"来到河边,突然惊呼:\"快看!河水清了!\"

前文我们曾介绍过,洛水是黄河重要支流,发源于陕西,流经洛阳,在巩义汇入黄河,途经洛阳段河道宽约200米,是隋唐时期重要的漕运通道。据《水经注》记载,洛水含沙量较高,尤其在汛期。北魏郦道元也曾描述:\"洛水多沙,其色微黄\"。

在自然因素方面,洛水浑浊主要原因是洛阳地处黄土高原边缘,水土流失严重,夏季汛期泥沙含量剧增,《隋书·地理志》称\"洛水夏汛,浊浪滔天\"。另外,隋炀帝开凿通济渠时,大量泥沙涌入洛水,加上洛阳周边农田开发加剧水土流失,最终沙土也流入洛水,这些因素造成洛水“天生”浑浊。

而王世充所谓“洛水河水变清,乃是祥瑞之兆”,实为在古代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人们难以理解黄河水变清这种违背常见自然状态的现象,便将其视为一种超自然的、特殊的天象变化,认为这是上天发出的特殊信号。《资治通鉴》中直接点明:\"世充欲借河清之瑞,示天命所归\"。

因此,王世充当时只是利用\"河清\"祥瑞制造舆论。实则\"河水变清\"的真相是王世充命人倾倒石灰,使河水呈现不自然的乳白色。

《旧唐书》记载:\"世充使人投石灰于洛,水色变白,伪称河清\"。

这场闹剧经过王世充等人的周密安排,据《旧唐书·王世充传》记载,王世充特意选在秋汛过后的冬季,河水较为平缓之时进行表演;其次,他在洛水最宽阔处搭建高台,便于百姓围观;他还精心安排了各色人员,由崔弘丹带领事先安排好的\"百姓\"起哄,利用游方道士散布谶语,士兵假扮渔夫,捞起\"祥瑞\"之物。

为了增加可信度,王世充提前命人在这些\"祥瑞\"之物上做足了准备和\"证据\",他们将普通乌龟涂白,称是千年灵物。又仿制汉代玉璧,刻上\"郑王当立\"字样。王世充祖籍西域,本姓支,后隋炀帝赐姓\"王\",封郑国公,此外,洛阳地处古郑国故地,王世充仿制汉代玉璧,刻上\"郑王当立\"字样,便是欲借古郑国之名建立新朝。之后,王世充又命人伪造上古河图,暗示天命转移。这些道具与石灰染白的河水相得益彰,营造出\"天降祥瑞\"的假象。

汉代以来,\"黄河清\"被视为祥瑞之兆,《汉书》记载:\"河清三日,圣人出\",意思是如果黄河的水清澈持续三天,就会有圣人降临世间。这反映了当时人们认为黄河水变清这一奇异现象是上天安排圣人出现拯救世道、开启太平盛世的一种预兆。这种观念在汉代以后长期流传,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和民间信仰。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库】 www.biquku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水银科技战记 代码江湖 外星异种驯化手册[人外] 徒儿你无敌了叶北辰周若妤 [综名著]小说家如何改变剧情 幸福家园[无限] 让你代管新兵连,全成兵王了秦扬王永发 [综英美]路人女主吃瓜日常 穿越后,我在全班面前向警花表白 749局迷案解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