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库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大唐凌烟志 > 第163章 夏侯端千里归唐

第163章 夏侯端千里归唐(1 / 4)

王世充率军东征滑台、黎阳之役,虽然最终未能实现其称霸中原的战略目标,但是他的这一行动,却害苦了一位历史上着名的忠臣——夏侯端。

夏侯端出身寒微,生约580年,公元619年正值不惑之年。具体籍贯无载,据其活动轨迹推测他应为关陇人士。

隋朝大业年间他以明经入仕,曾任大理司直(从六品),掌刑狱复核。当时炀帝暴政,天下动荡,夏侯端以\"执法平允\"闻名,曾力谏停修江都宫,险遭宇文述构陷。后来跟随越王杨侗留守洛阳时期,任御史台侍御史,亲历瓦岗军围攻东都的血战。

617年李渊太原起兵后,夏侯端审时度势,于河东秘密联络唐军。武德元年(618年)李渊称帝,特授其为秘书省秘书郎(正六品上),参预机要。次年四月,擢升为河南道招慰使,持节宣抚王世充控制区。唐朝朝廷对其任命暗含深意,夏侯端既熟悉河南民情,又有司法官员的刚正形象,李渊欲以其\"文德\"影响力去瓦解王世充的郑政权。

三个月前,长安城飘着细雪。李渊在温室殿召见夏侯端,案上摊着河南道地图,墨迹未干的\"郑\"字刺目地压在洛阳上方。

\"王世充僭越称帝,然河南民心仍在唐。\"皇帝李渊指划着地图上汴州的位置,继续道:\"卿持节宣慰,当如春风化雨。\"

夏侯端重重叩首时,听见殿外新卒操练的呼喝声,那是平定薛举后整编的陇右精兵,本该驰援河南,却因并州告急被调往河东。

十月初七,夏侯端带着两千士卒自澶渊渡口南渡黄河。船过中流,他看见北岸有百姓跪拜,破袄在风中翻飞如蝶。主簿低声禀报:\"皆是河北逃难之人,听闻天使南来,特来瞻望唐旗。\"

夏侯端南下路线自河东渡河,先至黎阳会合李世积(原名徐世积),后辗转滑州、汴州,用了两年时间成功招降二十余州县。然而,王世充面对被围困的压力,突然反扑滑州、汴州,切断了夏侯端的归路,遂创下历史上有名的夏侯端等\"五十二人深山归唐\"的壮举。

过河三日,前锋已抵韦城。县令郭孝恪开城相迎,这个日后平定西域的悍将,此时不过是个二十出头的县尉。

\"使君旌节所至,郑军屯戍皆溃。\"他指着城外新收编的三百士卒:\"此皆王世充征发的丁壮,愿为大唐前驱!\"

当夜,郭孝恪持刀立于驿馆门前,直至五更。多年后玄武门之夜,已成为右武卫将军的他,仍记得夏侯端灯下书写檄文时颤抖的手腕。

檄文用粗麻抄录百份,由轻骑四散。文中\"王世充窃据东都,虐民甚于桀纣\"之语,竟引得杞州豪强杀郑官来投。

夏侯端行至宋州,沿途归附者已达二十余州。州衙正堂上,他看着案头堆积的归降文书,忽问随军书佐:\"可记得《汉书·苏武传》?\"不待回答,便自嘲一笑:\"苏子卿持节十九载,吾等不过月余...\"

619年深秋,河南道观察使夏侯端持节即将到达黎阳。北风卷过永济渠,吹动他手中褪色的赤黄旌节,远处黎阳城守军的炊烟在暮色中若隐若现。守将李世积因其父亲被窦建德扣押为人质,已经被迫投降夏政权。

这座曾屯粮百万石的巨仓,如今只剩焦黑断壁,三日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库】 www.biquku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幸福家园[无限] 穿越后,我在全班面前向警花表白 外星异种驯化手册[人外] 徒儿你无敌了叶北辰周若妤 水银科技战记 让你代管新兵连,全成兵王了秦扬王永发 [综英美]路人女主吃瓜日常 代码江湖 749局迷案解密 [综名著]小说家如何改变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