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库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大唐凌烟志 > 第250章 王世充政权随州总管徐毅举全州投降唐朝

第250章 王世充政权随州总管徐毅举全州投降唐朝(2 / 3)

,但先拆了弩机齿轮,得让唐军觉得我们抵抗过。”

张昶说道:“属下这就写告示:\"为免生灵涂炭,暂屈节以待天时\"...”

徐毅推木窗,风雪灌入室内,他感慨道:“哪有什么天时!从杨广到王世充,这乱世,早该结束了。”

没多久,府墙外更鼓声中,一队快马悄然出城,蹄印旋即被大雪掩埋。

徐毅任职的随州即今湖北省随州市,地处桐柏山与大洪山之间的随枣走廊北端,北接南阳盆地,南连江汉平原,汉水重要支流?水穿境而过。

隋唐之际的随州行政区划历经调整,其辖区范围在不同时期有所变化。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改州为郡时,随州改称汉东郡,辖境包括随县(今湖北随州市曾都区)、光化县(今湖北老河口市北)、安贵县(今随县唐县镇一带)、顺义县(今随州西南)和平林县(今湖北广水市)。

这一布局以随县为中心,沿汉水东岸展开,覆盖桐柏山与大洪山之间的随枣走廊,既控制汉江航道,又扼守中原通往江汉平原的陆路要冲。隋末战乱中,汉东郡因人口流失与军事动荡,部分辖县被裁撤或合并。

至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复置随州时,辖县调整为随县(州治)、光化县、枣阳县(今湖北枣阳市,武德五年新置)、唐城县(原安贵县分置,今随县唐县镇)和短暂恢复的顺义县。其中枣阳县的设置尤为关键,此地地处南阳盆地南端,北接方城隘口,南控随枣走廊东口,成为唐军南下江汉平原的重要跳板。

贞观年间(627-649年)进一步调整后,随州辖境稳定为随县、唐城县和枣阳县三县,总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涵盖今随州市、广水市及枣阳市部分地区。这一行政架构深刻反映了隋唐政权对地理战略的考量:随县作为州治,依托?水与涢水交汇的水陆枢纽地位,维系南北商道;唐城县据守桐柏山隘,防范来自汝南方向的威胁;枣阳县则与南阳盆地形成联动,成为经略荆襄的前沿基地。

武德三年徐毅举随州降唐后,李孝恭、李靖正是以枣阳为据点,沿涢水南下平定萧铣,而随县则成为转运汉江粮饷的中枢。尽管光化县在贞观年间划归襄州,顺义县最终并入随县,但随州\"三县鼎立\"的格局直至唐末未有大变,其行政边界的稳定性恰恰印证了隋唐之际对此地战略价值的长期重视。

隋唐之际,随州既是荆襄与中原的陆路枢纽,又是汉水航运的关键节点,向西经襄阳可抵汉中,向东顺涢水而下可达武昌,向北经方城隘口直通洛阳。王世充称帝洛阳后,随州作为其势力范围最南端的要冲,承担着三重战略职能:一是屏障南阳盆地,防止唐军从荆州(今湖北江陵)北上截断洛阳与江淮的联系;二是监控汉水航道,保障来自竟陵(今天门)、沔阳(今仙桃)等江汉粮仓的漕运;三是维系与南方萧铣(割据江陵的梁帝)的脆弱同盟。

徐毅举随州降唐,不仅使王世充丧失了汉水东岸重要据点,更令唐军得以在汉水中游建立起桥头堡,李孝恭部唐军次年(621年)正是以随州为跳板,配合李靖顺汉水南下平定萧铣势力。

随州降唐事件还引发了连锁反应,相邻的安陆(今湖北安陆)、沔阳等地守军相继动摇,导致王世充江淮粮道暴露,迫使其再次收缩防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库】 www.biquku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穿越后,我在全班面前向警花表白 让你代管新兵连,全成兵王了秦扬王永发 幸福家园[无限] 代码江湖 [综英美]路人女主吃瓜日常 徒儿你无敌了叶北辰周若妤 水银科技战记 [综名著]小说家如何改变剧情 749局迷案解密 外星异种驯化手册[人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