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号,指挥相邻大船以缆绳试图拖拽,同时命令该船将士弃重、调整帆桨。在令人窒息的一刻钟后,那艘走舸险之又险地与礁石擦身而过,溅起的浪花扑了李靖一身。全军将士目睹此景,无不骇然,却又因主帅的镇定而士气稍安。
整整三天三夜,这支大唐舰队就在与死神的擦肩而过中艰难前行。每一刻都可能是最后一刻。当先锋舰队的帆影终于驶出西陵峡的最后一段险隘,眼前水势相对平缓,江岸出现城镇轮廓时,许多士兵几乎虚脱,恍如隔世。
而此刻的夷陵城(今湖北宜昌),萧铣麾下的守军还沉浸在秋汛带来的“安全感”中。他们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会有一支军队从天而降。当唐军战船突然出现在江面,旌旗招展,直扑城下时,城头守军惊得目瞪口呆。
“唐军?!这……这怎么可能?他们是飞过来的吗?”守将面如土色,仓促间组织抵抗,但军心已乱。
李靖用兵,向来环环相扣。他早已预料到守军的惊惶,在水师正面进攻的同时,已派出精锐步兵,趁夜沿江岸险峻山路迂回,悄然登上夷陵城侧的制高点。此刻,但见山顶唐军旗帜竖起,滚木礌石如雨而下,喊杀声震天动地。守军腹背受敌,魂飞魄散。不到两个时辰,这座屏护江陵的西大门,即告陷落。唐军获得了至关重要的前进基地和补给点。
捷报以最快的速度传回长安。武德殿内,李渊手持军报,反复观看,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而又极度欣慰的笑容。他对侍立在旁的房玄龄、杜如晦等心腹重臣感叹道:“李靖,真乃天赐朕之神将也!昔年汉高祖有韩信暗度陈仓,定三秦之地;今日朕有李药师急渡三峡,破萧铣门户。此皆非循常理之人所能为,非具大智大勇者不能成!得此良将,朕复何忧?”
消息如野火般传遍四方,其产生的震慑效应,甚至超过了军事胜利本身。周边那些尚在观望或负隅顽抗的割据势力,闻讯无不胆寒。尤其是正在河北苦战支撑的刘黑闼,得知唐军竟能于秋汛期间突破三峡天险,瞬间感到自己的侧翼暴露在了巨大的威胁之下,不得不分兵加强南线防御,从而大大减轻了李世民在河北主战场的压力。
而在江陵的梁王宫中,萧铣接到夷陵失守的战报,惊得直接从王座上跌坐下来。他原以为凭借三峡天险,至少可保半年无虞,正做着北上中原的美梦,岂料李靖用兵如此神鬼莫测。他慌忙下令,调集散布在各州的军队火速回援江陵,但慌乱之中,指挥失调,各部行动迟缓,战机已失。
夜色笼罩下的夷陵城头,李靖抚摸着城墙上冰冷的垛口,远眺着下游江陵的方向。江风带着水汽和淡淡的血腥味扑面而来。他知道,攻克夷陵只是打开了通往江陵的大门,真正的决战尚未开始。萧铣毕竟拥有四十余州之地,兵力雄厚。但无论如何,这最关键、最冒险的一步已经成功迈出。大唐水师的利剑,已经抵近了伪梁的心脏。统一天下的宏图伟业,在南线迎来了决定性的转折点。他深邃的目光中,已开始谋划下一步的进攻方略。
读者朋友们,揭开大唐盛世帷幕的历史纪实小说《大唐凌烟志》已震撼连载!作者凌云朗月依据唐史典籍,以独到视角为您再现那段波谲云诡的三百年。
在这里,您将亲历玄武门之变的血色黎明,解密凌烟阁功臣的宦海沉浮,见证贞观盛世背后的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