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涨得有多厉害,唯有你愿意低价卖粮食给我们,要不是实在没办法了,我也不会厚着老脸来求你。\"
蒙小华心下了然。
这段时间,她一心在管理自己的产业,倒是对外界少了关注。
但想想也知道,兵荒马乱的世道,又遇上旱灾,粮食价格还不涨得飞起。
想到这里,蒙小华道:\"杨大伯,有句话我要说在前面,若是粮食价格再涨,我卖粮的价格也要跟着涨一些,否则,我就要赔钱了。\"
杨泉却不以为意道:\"华儿,我明白的,你卖粮食的价格已经是极低的了,我们要是再贪心,就太不知道好歹了。\"
蒙小华点头道:\"杨大伯你能理解就好,既然事情已经说定了,我这就安排人去你们杨家湾统计人口,也好提前储备粮食。\"
杨泉忙不迭的应道:\"好好好,等你的人准备好,我马上就带他回去。\"
蒙小华将徐大柱和秀云叫来,让他们去一趟杨家湾,统计杨家湾每家每户的人口。
她还特意当着杨泉的面叮嘱二人,将每家的女眷情况列举清楚,日后要重点查验。
由此,杨泉心里对督促村民善待家里的女眷更上心了几分。
甚至,他已经在心里默默的列了一个名单,准备去这些人家里好好的警告一番,免得日后犯了蒙小华的忌讳,导致一家人都没饭吃。
杨家湾的事情定下来,蒋才国将杨泉送走,自己回到地里忙开了。
没几天,苏家村、李家村等小石村附近的村子也一一找上了蒋才国。
蒋才国索性也不为难他们,直接将各个村的村长带到了蒙小华的面前。
蒙小华给他们提了同样的要求。
只要对方答应了她的条件,她都给了每人每天三两的定量。
当然,她也派了家里的下人去各个村统计人口情况和女眷的情况。
……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天上依然艳阳高照。
小溪里早已没了水,稻田里裂开了一指宽的口子,秧苗叶片低垂,只剩下中间的两片叶子青绿,其余叶片奄奄一息的低垂着,仿佛表面蒙上了一层灰。
眼看着溪水彻底干涸,小石村的人也慌了。
要不是他们还能在杂货铺换购每日定额的粮食,他们早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这段日子,蒙小华却在忙另外一件看起来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她在小溪中相对比较宽的位置,选了几个地方,带着蒙家的下人在小溪中挖坑。
经过几天辛苦的挖掘,泥坑的深度达到了一丈多,宽度也在两丈左右。
挖好一个坑,蒙小华将大部分人抽调去挖另外的坑,只留下三四个人往泥坑的周围打齐边沿的木桩子,将泥坑周围紧紧的围起来。
到这时,村里人才惊奇的发现,他们认为早就没了水的小溪里,挖出来的坑里居然慢慢的蓄上了水。
即便头一天将坑里的水舀去浇了庄稼,第二天又能蓄上两三尺深的水。
长宽足够两丈的坑里,两三尺深的水可不少了。
村里人一下子就看到了希望。
先前村里划分的互助合作小组再次发挥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