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标准全都写了个清楚。
“怪不得在勃朗峰附近落脚,因为咱们要翻过这座山啊。”她道。
“嗯,不过翻山已经是很靠后的一部分了,并且起点也不在旅游路线常走的霞慕尼小镇,而是一个从不对游客开放的无人区,那里被数十平方公里的冰川覆盖,除了一些职业登山队在得到许可后上去过之外,平时是人迹罕至的。
在这之前,咱们要围着主峰在山底转上大半圈,行程大约110公里,期间要渡过3条宽度不低于10米的大河,它们都是融化的雪水形成,水温很低且水流湍急。
然后再穿过一大片从未被开发的原始森林,才能抵达前面说的那个翻山起点,等到了山顶用事先布置在那里的电台联系这里,报出自己的身份、单位、军衔,证明成功抵达了,这里完成登记才算成绩有效。
不过这还没完,下山后要从反方向再绕‘勃朗峰’大半圈,并返回出发点才算完成,冠军的产生也很简单,就看谁能第一个回来。”项骜道。
“啊??那一正一反岂不是要走至少220公里的山路?”
“对,加上山下的路,300公里起步吧,我预计顺利的话,能在10-12天左右完成,不顺利的话就很难说了。”
“不顺利指的是什么?状态不好?我看你状态压根儿没有不好的时候;我的话你也尽可放心,我属于很难超常发挥,但也不会掉链子的人,只要能达到的水平,便可以一直稳定输出。”
项骜却摇头道:
“当然不是这个,我说的顺不利是赛组委给我们下的绊子,主要有两道——
第一道按照规则是允许参赛队伍互相攻击的,用演习中模拟交战的那套法子淘汰掉其他人,这样竞争对手会越来越少;换句话说,等比赛开始后,你看到的周围这所有人,在理论上都是‘敌军’。
不过在进山之前这个问题还不突出,因为优质路线有很多,这么多人也能各走各的互相不挨着,可等穿过原始森林抵达入口附近时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了,因为口子只有一个,不想打的话只能绕很远很远的一段路。
所以到时候参赛者之间一定会爆发一场非常激烈和残酷的淘汰制遭遇战,一场汇聚了数十个队伍的大乱斗;我估计至少会一半以上的参赛者过不了这一关,会折戟在进山之前。
第二道是登山期间会碰上赛组委安排的人马阻击,简报中对这段的‘任务’描述就四个字:‘突破封锁’。
可对方有多少兵力,又有什么样的技术兵器,实际战斗力如何,全是未知数,只能碰上了走一步算一步。
并且对方是以逸待劳等着咱们这些劳师远征的疲兵,可以说从人数、武器、态势上几乎占尽优势;并且我估计能干这活儿的,肯定是从参赛国中抽调出来的山地精锐部队,而特战这一边虽然更精锐,可隔行如隔山,在硬实力位于劣势的情况下还去碰瓷人家的专业领域,你想想看得有多难。
当突破这帮人的封锁到了山顶完成上报后再转一大圈回到原点,在出山口还会有一场恶战,这一战和进山那次相比,好处是届时绝大多数队伍都被刷下去了,交战密度和强度会成倍降低,坏处是能存活到这个阶段的参赛者,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不可能凭着运气和耍小聪明过来,因此必然都是手段最为强悍的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