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的日头正好,把京城市蔬菜公司的铁门晒得发亮,铁栏杆上的漆皮在光线下泛着旧痕。李哲握着伏尔加的方向盘,稳稳停在门岗旁。
门卫室的大爷叼着旱烟袋探出头,眯缝着眼打量这少见的苏联轿车,烟袋锅里的火星明灭了两下:“同志,找谁?”
李哲摇下车窗,声音敞亮:“我是廊方来的李哲,跟刘建华总经理约好的。”
大爷慢悠悠翻出登记本,手指在纸页上划了半天,才在“李哲”的名字上打了个勾,按下栏杆按钮。“吱呀——”
铁栏杆慢悠悠升起,李哲踩着油门把车开进院子。
院子比想的开阔,水泥地上停着几辆老式卡车,车斗里还沾着上回运菜的泥点子,晒得半干发白。办公楼是栋两层红砖小楼,墙皮斑驳得露出底下的灰砖,墙根儿长着几丛杂草。
李哲把车停在楼前的老槐树下,拎着黑色办公包进了楼。
楼梯扶手的红漆磨得发亮,露出底下的木头纹路,楼道里的灰色水磨地面擦得干净,走上去能闻见淡淡的肥皂水味。
二楼走廊墙上挂着“蔬菜供应先进单位”的锦旗,边角都泛黄卷边了,倒透着实在的年月感。
“李老板来了!”刚走到“总经理办公室”门口,门就被拉开,刘建华迎了出来。
“刘总。”李哲跟他握了握手,对方手心带着点热乎气。
刘建华穿件深蓝色中山装,袖口沾着点钢笔水印子,热情地往屋里让:“快坐快坐。”
他转身从暖瓶里倒了杯热茶,搪瓷杯上“农业学大寨”的字样磨得快看不清了,放到李哲旁边的茶几上:“朋友昨儿刚送的铁观音,尝尝鲜。”
“谢刘总。”李哲在藤椅上坐下,把办公包往桌上一放,“今儿来给您汇报大棚扩建的事。我刚成立了家公司,叫四季青蔬菜公司。”
他拉开拉链,拿出份订得整齐的计划书,“这是具体方案,您给把把关。”
刘建华接过计划书,手指在“合作模式”那页敲了敲,抬头时眼里带了笑:“四季青出技术,种植户出土地资金,信用社贷款,我们负责收购——这路子通!把各方都串起来了。”
“主要是想给村民们一份保障,让他们心里踏实一些。”李哲笑了笑,端起茶杯抿了口,茶香混着热气飘进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