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阳光带着春日特有的慵懒,透过稀疏云层洒在大营村的田野上。
村北的土路被卡车碾出两道深深辙痕,李哲带着几分酒意从卡车副驾驶室跳下来。田间清新的冷空气,让他脑子清醒了几分。
虽说李哲买了轿车,可每次回村他依旧偏爱搭运菜卡车。
一来是卡车每天往返京城和廊方拉菜,顺路搭乘不用额外费油;二来他太清楚村里人好攀比的性子,开着锃亮的轿车回村,保准要被七大姑八大姨围着问东问西,那种扎眼的感觉让他浑身不自在。
刚站稳脚跟,李哲就望见自家蔬菜大棚周围聚拢着黑压压一群人。
自从月初他放出话,允许民兵和新招的工人合作种植大棚蔬菜,这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似的飞遍十里八乡。本村和邻村的农户们天天在大棚外围着,都盼着能跟着他学技术、种大棚。
起初李哲还耐着性子,亲自给来访者讲解种植大棚的风险、合作的规矩和签协议的细节。
可架不住人越来越多,同样的话重复几十遍后,他实在烦了,便琢磨着找人代劳。
最先想到的就是朱益民——他蔬菜种植经验丰富,也能服众,现在是四季青公司的核心成员。
然而,让他接待了几次,却总是出岔子,他这个脾气倔,遇到对眼的还能耐着性子讲,碰上那些光想占便宜不愿吃苦的,当场就梗着脖子呛人。他的想法是没错的,只是不够圆滑。
后来又试了几个工人,才算找到林小虎和周青禾这两个合适人选——林小虎脑子活络嘴巴甜,周青禾性子温和有耐心,再加上父亲老李从旁协助,三人轮值总算把接待的事理顺了。
看到人群朝自己涌过来,李哲下意识就想转身躲进大棚。
他刚从镇上谈事情回来,一身疲惫还没缓过来,实在没精力应付这群热情过头的乡亲。可脚步还没挪动,就听见人群里传来熟悉的招呼声:“李老弟,可算把你盼回来了!”
李哲抬头一看,人群中挤过来个穿蓝色工装的汉子,正是镇罐头厂的谢厂长。“谢厂长?您怎么来了?”
谢厂长脸上堆着憨厚笑容,搓着双手说:“特地来给您道谢的!”
李哲跟周围农户们简单打了招呼,示意林小虎先代为接待,便领着谢厂长往三号大棚走去。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