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李恪显然没有那个条件,但他坚信一句话,那就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有事请大家商量着来,总能商量出一个好办法来。
他相信,只要他能够激发出每一个团队成员的潜力,就能够打造出一支同样出色的队伍。
一个出色的团队,一定不比那些名将差。
而另一边,李恪的师父,裴行俨之所以不愿在政务上浪费更多的时间。
除了他自己觉得他更适合带兵打仗外,最大的一个诱惑就是。
李恪为了在幽州站稳脚跟,将他在勾注山上默写出来的三大神书《赤脚医生手册》、《民兵军事训练手册》、《军地两用人才之友》,再一次请了出来。
其中,《民兵军事训练手册》以及《军地两用人才之友》这两本书,裴行俨就对其产生了深厚的兴趣。
裴行俨认为,一本好的兵书,不仅是对战术和战略的总结,更是对军队组织和管理的一次梳理。
而《民兵军事训练手册》正是这样一本实用且详尽的手册,它涵盖了兵卒训练的各个方面,从基本的军事技能到复杂的战术配合,都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而《军地两用人才之友》更是引起了裴行俨的共鸣。他一直认为,军队不应仅仅局限于战斗,更应该成为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这本书从军地两用人才的培养、使用和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为裴行俨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思考。
在裴行俨眼中,李恪年纪虽小,但他的思想和眼光不但远超同龄人,更是在战略上,连他都有些比之不及。
这三部神书不仅体现了李恪对军事和政务的独到见解,更展现了他对未来的远见和抱负,幽州必定能够走向繁荣和安定。
而裴行俨当然不会明白,这三本书虽然是李恪抄写的,却又不是他写的。
他只是一位辛辛苦苦的搬运工......
张英男过来找李恪的时候,发现他正站在校场的一旁,看着蜀王卫进行新式训练发呆。
就连张英男走到他面前,他都没有丝毫察觉。
于是张英男好奇地问道。“殿下,您在想什么呢?”
李恪闻言,转过头来一看,发现是张英男,微微一笑道。
“我在思考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张英男继续一脸好奇地问道。
“我在想,要不要在自己的封地,甚至是大唐,建立一个巨大的信息网络。”李恪看着张英男,脸上若有所思地说。
这句话出口之后,李恪这才发现自己将前世独有的名词说了出来,快速的解释道。
“害,就是情报系统。”
张英男听了李恪的话,不由得一愣,但她很快便理解了李恪的意图。
“殿下,您的想法很有远见。在北地这个复杂多变的地方,情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掌握情报,就意味着掌握了主动权,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危机。”
“不错。”李恪点头赞同。
“情报是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我们保持领先的关键。我想在幽州甚至是大唐建立起一个庞大的情报网络,以提供更加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似乎是在说服自己,又像是与张英男解释。
李恪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