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放心,玄策虽学识浅薄,但必当倾尽全力,以报殿下知遇之恩。”
王玄策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清楚自己此刻的责任重大。
尽管心中忐忑,但他也明白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一个能够让自己建功立业、实现抱负的舞台。
李恪见王玄策如此郑重其事,心中也大为感动。
他自然是知道王玄策的能力和潜力,相信一个能在史书上,留下一笔的男人,未来必定能为燕王府带来更大的贡献。
于是,他举杯向王玄策示意,说道:“王先生,让我们共同为燕王府的未来干杯!”
随着两人的酒杯相碰,也算是正式确定了王玄策的命运就此改变。
......
时间荏苒,李恪在蓝田县一待就是十来天。
而距离贞观三年,也就只有二十来天的时间。
“观音婢,你带这么多衣服干嘛?你不是就去疗养一段时间吗?看这架势,你是准备常住?”
“你还带着雉奴,就连杨妃也去,还有蔡国公和翼国公,恪儿能照顾的了你们这么多人吗?”
立政殿内的院子里,停着六辆马车,除了两辆可供乘坐的马车之外,剩下的都是满载着各种行李和物品的马车。
在院子里,长孙皇后正和一位身穿宫装,打扮的十分华丽又温婉的贵妇人,逗弄着怀里还只有半岁大的李治。
那长相雍华的贵妇人,正是李恪的生母——杨妃。
原本正开心的逗弄李治的杨妃,一听到李世民打趣自己引以为傲的儿子,顿时就不乐意了。
他抬头看向那个一脸舍不得长孙皇后的李世民,没好气的说道。
“陛下,您这话就过分了,舍不得姐姐就直说,怎么还埋汰上恪儿了。要是担心恪儿年纪小,能力差,您当初怎么还放心让他一个孩子去赈灾,又把他一个人放在朔方不管不顾的。”
“杨妃...你...朕...这...”
听到杨妃充满怨气的拆台,李世民一时间,也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支支吾吾的半天,愣是没有说出个完整的句子。
\"嗤嗤嗤.....\"
一阵肆无忌惮的笑声,从长孙皇后的嘴里冒了出来。
长孙皇后知道,这看似是李世民讲错了话,被杨妃埋怨了一通。
实则还是杨妃对上次李恪失踪被掠的事情,对李世民产生了怨气。
责怪李世民当时没有派遣更多的人,前去的下落。
长孙皇后见到李世民吃瘪,也难得会心一笑。
但她知道这种事刻不宜继续发酵,不然影响后宫和谐。
再者,她也知道杨妃为人单纯、简单、善良,这么多年来,不争不抢。
于是,长孙皇后将怀里的李治,递给一旁的女官。
然后走上前,微笑着拉住杨妃的手,轻声安慰道。
“杨妃妹妹,好了,二郎只是心直口快说错话了,再者你别看当初二郎明面上只派了两卫士兵前去寻找,其实暗地里他还调动了不少人手,只是没有让太多人知道罢了。你要知道,若是消息传开,恐怕会有人拿恪儿做文章。你要相信,二郎作为父亲,他对恪儿的疼爱和关心,并不比我们任何人少。”
听到长孙皇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