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
但李靖所率的定襄道大军如此反常的举动,让他不得不慎重对待。
盖因为历史上,最后打败突厥,就是李靖率领三千骑兵,直捣黄龙,以雷霆之势给予突厥致命一击。
他现在整兵备马,做好了前所未有的准备。
就是想在某个关键时期,提前发动李靖的战术,如同历史上那般给予突厥沉重一击。
然而,如今李靖却出现在云州城,这让李恪感觉心中的计划,有被打乱的感觉。
他开始思考,李靖此举究竟是出于何种考量?
是战局出现了新的变化,还是李靖有了更深层次的战略布局?
只是,此时的李恪如论如何也不会想到。
造成这一情况最大的功臣,就是他自己。
在李恪没有夺下云州城之前,胜州确实是进攻定襄的最佳前沿阵地。
毕竟从胜州出发,不到两三个时辰,就可以迅速逼近定襄,对定襄城形成强大的军事压力。
只不过,这一年中,随着李恪来到朔方之后,突厥与大唐原本对峙的局势,也渐渐发生了变化。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李恪为了报突厥王子被掳之仇。
率领勾注山上的土匪队伍,就敢对突厥的正规军发动攻击。
随后更是协助柴绍击败梁师都,夺下朔方。
更不要说,在云州城攻防之战,一举击败了颉利的两个儿子阿史那叠罗施和欲谷设,两人的联军。
并且,在这一段时间中,还陆陆续续的击败了好几千的骑兵。
因此,一开始从没有将李恪看在眼里的颉利可汗,在经历一连串的巨大损失之后。
也对他这个李世民的儿子,产生了一丝的警惕与忌惮。
他意识到李世民的这个儿子,虽然年纪尚小,但他展现出的军事才能和果敢,让他也感受到了一些威胁。
再加上在李世民和一众朝中大臣的操作下,不少的部落开始脱离突厥的统治,转身投向大唐。
让颉利在去年一年的时间中,非常的不好过。
面对威胁日益增大的局面,颉利可汗开始重新审视与朔方的战略布局。
在定襄周围布下了重重防线。且有情报显示,突厥可能在胜州方向设下了重军,防止大唐军队的袭击。
作为军神的李靖,自然不会忽视这些变化。
他敏锐地察觉到了颉利可汗的意图,也明白此时若按照原计划进攻定襄,不说陷入突厥设置的陷阱之中,但肯定达不到,预想中的战略效果。
于是,云州城就出现在他的视野之中。
虽说,云州城虽然并非传统的进攻定襄的路线。但它更具有独特的战略优势。
一方面,云州城地理位置重要,可以作为一个战略支点,对突厥的侧翼形成威胁。
另一方面,云州城的防御设施相对完善,可以为大军提供一个稳定的后方基地。
再则,跨过长城,翻过燕山余脉,就是一马平川的草原。
以云州到达定襄的直线距离,估计也都多上一天左右的路程。
这对于骑兵来说,根本不是什么问题。
只需要合理安排行军路线和时间,不惜马力的情况下,就能以出其不意的方式逼近定襄。
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