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辛撩儿拍案叫绝:\"痛快!末将愿随唐将军一同前往!\"
说到这,唐俊悟和辛撩儿两人不约而同的看向,正聚精会神的盯着那副简陋地图的李恪。
对于一心想要立取战功的武将,尽管也想着,如何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
面对战场上稍纵即逝的战机,也确实令人难以按捺。
但他们却不知道,此次李恪进入草原,最大的目的不是歼灭多少突厥骑兵,收拢多少突厥部族。
而是进攻突厥王庭,拿下劼利可汗,将突厥政权的主要势力彻底拿下。
不然,就算是收服再多的突厥部族,只要颉利可汗尚存,突厥迟早会死灰复燃。
马周虽然还不知道李恪此次的具体计划,但是作为李恪目前的主要心腹谋士。
他从李恪一路以来的表现来看,已然察觉到了殿下心中藏着一盘更大的棋。
应当是不想在计划没有完成之前,损兵折将。
想到这里,他轻咳一声,上前一步道。
“殿下,唐将军之计虽可试探虚实,但我军后续行动还需谋定而后动,后续的结果,也不好揣测。万一后面不止眼前这一支突厥部落,我军就要陷入围剿之中。”
说到这,他又拿起地上的石头,蹲在地上,又画了两条线。
一条往西,一条往南。
在往西的那条线的末端,画上了一个圈,写上了“定襄道”三个字。
在往南的那条线的末端,则写上了勾注山,三个大字。
“微臣倒是有个不成熟的建议,一来可以减少我军伤亡,二来也能卖个人情给定襄道,帮助他们来到北疆到目前为止,未立寸功的尴尬局面。”
听到马周的这句话,唐俊悟、辛撩儿、单成天等三人的脸色,就微微有些不好看。
毕竟,他们身为武将,眼见到手的军功,要拱手让人,心中自然不甘。
对于三人的反应,马周自然收入眼底,但他没有理会三人,而是接着讲道。
“我们清晨于“鹰嘴岩”出发,差不多行走了近六十里,按照推算,距离代国公李靖将军所率领的定襄道大军,也不过两百多里路途。”
\"若我们派快马传信,请李靖将军派一支偏师前来接应,届时我军只需稍作牵制,待定襄道大军一到,便可形成合围之势。\"
\"到时候,这些突厥人自然就会成为我们砧板上的鱼肉。”
\"而我们,几乎不用付出任何代价,就拿下这波军功,当然了,这只是一半的功劳。\"
李恪闻言,目光在雪地上的简易地图上来回扫视,手指轻轻敲击着刀柄,点了点头道。
“那第二条计划,就是召集勾注山上的骑兵,全权吃下这波突厥人。”
“殿下英明。”
马周眼中闪过赞许,拾起碎石在“勾注山”旁又添了一笔。
“勾注山与云州城的距离相仿,只要我们赶在定襄道大军没有发现之前,快速解决战斗,就能独占这份军功。\"
马周的这句话刚落音,唐俊悟三人眼中同时闪过一道亮光。
很明显,三人宁愿这份功劳流入到自己人眼中,也不愿意把这份功劳拱手让给定襄道大军。
唐俊悟更是,立即抱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