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汗,一天饿三顿不说,还要被他暴虐高压的政治统治。\"
说到这,李恪的嘴角泛起一丝冷笑,“他们若是再不跑快点,我看怕是撑不到春天的到来。\"
望着不断靠近的使团,李恪的声音逐渐低沉。
\"他们选择此时来投诚,与其说是投诚,不如说是递求救信。
正说话间,辛撩儿已带着斥候返回:\"禀殿下,左右两翼十里内均无伏兵,突厥营地炊烟稀疏,确无备战迹象。\"
李恪眼中精光一闪,看向马周、唐俊悟等人。
“传令下去,”他目光扫过整装待发的燕王卫。
“全军戒备,不要大意,再把那个使者带过来,本王倒要看看,他们打的什么鬼主意!\"
很快,突厥的乌古斯以及执失部俟斤忽伦,就在燕王卫的带领下来到李恪面前。
尽管他们现在属于弱势,但是为了多给部落争取一些利益,仍然强行保持着草原贵族的高傲姿态。
就连下跪,也仍旧挺直着腰板.
乌古斯和执失部俟斤忽伦右手抚胸,用生硬的汉语说道。
\"思结部俟斤乌古斯,执失部俟斤忽伦,参见尊贵的大唐燕王殿下。”
李恪端坐于马背之上,面对两人的拜见。
趁着两人低头的瞬间,朝着一旁的马周,唐俊悟,单成天做出了一个你们看着,我肯定不会猜错的表情。
在这种时刻,马周,唐俊悟,单成天等人,也是被李恪突如其来的小动作弄得有些伤脑筋。
好在,他们也是跟着李恪时间最长的那一批老人,对于李恪有时不着调的早就习以为常。
并且,正是李恪这种不拘一格、亲近待人的性格,,才是他们誓死追随,甘愿抛却生死追随的根本原因。
李恪随即神色一肃,居高临下地看着跪在地上的两位突厥俟斤。
\"两位远道而来,想必不只是为了行个礼这么简单。\"
李恪的声音忽然变得威严起来,\"说说吧,临近大战,你们跑到我这,你们究竟想要干吗?\"
听到李恪的话,乌古斯和忽伦对视一眼,两人点了点头。
乌古斯挺直佝偻的脊背,苍老的喉结艰难地滚动了一下,沉声道。
“燕王殿下,我们带着诚意而来。草原上的雄鹰已经折翼,我们九部愿归顺大唐,只求给部众一条活路。
听到乌古斯的话,李恪朝着马周等人微微挑眉,目光中带着几分“如何,本王没说错吧”的意味。
马周心领神会,悄悄朝李恪竖起了大拇指。
唐俊悟则故意咳嗽两声以掩饰喉间的闷笑。
单成天低头整理弓弦,指尖却因忍笑而微微发颤。
“诚意?”
李恪的声音陡然冷下来,玄铁战甲在风中轻响。
“前年你们随颉利前往长安时,可曾给大唐边疆百姓留过活路?”
忽伦浑身一震,猛地抬起头来。
乌古斯手疾眼快,一把拉住忽伦的衣袖。
随即转向李恪,重重叩首道:\"燕王明鉴,当年我们九部也是迫于颉利的威胁!裹挟南下,若不遵令,便是要拉出来立威屠族......”
李恪闻言之后,也不再按着这一点穷追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