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不等太子李承乾回话,李恪脸上露出关怀的神情,一脸关切的说道。
“大哥,这一路从长安赶来,想必舟车劳顿。
方才臣弟见东宫属官们脸色都带着倦意,城内住宿和膳食早已备好。”
“不如先请大哥与诸位属官将士入城稍作休整,沐浴更衣,解去旅途疲乏。
等您养足精神,再行犒军事宜,检阅将士,岂不更好?
李承乾听他这般周到,眼底的审视淡了几分,笑着点头,
“还是三弟考虑得细致,那就依你所言。
不过也不必太过铺张,孤此行是为犒军,不是来享受的,简单些便好。”
“太子大哥节俭爱民,臣弟省得。”
李恪连忙躬身应下,又侧身让出位置,将主导权交还给李靖,恭敬说道。
“代国公,太子殿下一路辛劳,我们还是先请太子殿下入城歇息吧。
其余诸事,待殿下安顿妥当再议不迟。”
李靖虽然对带兵打仗极为擅长,但对于处理这种迎来送往的事,却并不熟稔。
见李恪这么一说,立马上前一步,从善如流地对李承乾拱手道。
“太子殿下,燕王所言极是。
城内行辕早已准备妥当,一应所需皆已齐备,还请殿下移步入城歇息。”
李承乾显然也被李恪这番周到细致的安排,说得心中妥帖。
选择性的将李恪那过于耀眼的战功暂且按下,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点头温声道。
“既然如此,孤便却之不恭了,为了尽快完成父皇的嘱托,这几日确实赶路急了些,孤确实有些乏了。
代国公、三弟,还有诸位将军,请一同入城吧。”
“待孤稍作休整,还要好好看看这定襄城,看看奋力为我大唐作战的将士们。”
“太子殿下请”
李靖当即侧身,与柴绍等一众将领簇拥着太子李承乾,缓步向城门走去。
李恪则刻意落后一截,与程咬金、秦琼等人跟随在后。
对于李承乾的到来,李恪并没有因为他的太子身份,从而大摆排场,抬升规格。
几乎与先前相迎李靖、程咬金、秦叔宝等人一般规格。
李恪觉得,若是将宴席办的过于奢华。
以他的身份,也不一定能讨得他这个太子大哥的欢心,反倒可能引来来自李承乾的猜忌。
毕竟,这定襄城乃是战区,虽然主要战事结束了。
但草原上零星战事,以及突厥溃兵流匪的骚扰,仍未完全平息。
本来朝廷的征讨大军的粮秣物资,也并非十分充裕。
若是在此等情形下大肆铺张,被李承乾认为这是“铺张浪费”
、“奢靡享乐”
。
被李承乾揪住由头,回长安后在父皇面前参他一本“罔顾军情、私耗军资”
,到时候可就有嘴都说不清了。
再者,李靖这等务实的大总管和国公也都还在,过分的奢华反而会适得其反,引起他们的反感。
有那媚上而倨下的嫌疑,认为他李恪这个人不实在,看人下碟。
传出去只会落个“趋炎附势”
的名声。
日后再想与诸位国公将军协同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