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织网的图景在萧追的意识中缓缓展开,无数存在层面如星光般交织,每个光点都是一个完整的世界,每道连线都是深刻的连接。
这种全景视角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理解,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责任。
“我们看到的不再是单个文明或维度,”
萧追在网络中共鸣,“而是整个存在的生态体系。”
紫萱的感知更加细腻:“每个存在节点都有自己独特的‘存在频率’,就像每种乐器都有自己独特的音色。
整个织网就是一无限复杂的交响乐。”
云逸的数据认知已经升级为直接的全景感知:“存在织网的健康度可以通过多个维度评估:连接密度、创新率、智慧深度、爱的浓度”
青阳的实践感知现了新的挑战:“现在‘打架’要考虑整个织网的影响!
一招一式都会产生连锁反应。”
就在他们熟悉这种全景感知时,存在织网的核心检测系统出了温和而坚定的警报。
不是危险信号,而是伦理困境的提示。
“检测到存在节点间的价值冲突,”
冰璃的全息影像带着少见的凝重,“不同存在层面对于‘正确展路径’的理解出现根本分歧。”
第一个冲突生在“永恒守护者”
与“瞬间绽放者”
之间。
永恒守护者来自一个时间近乎静止的维度,他们相信存在的最高价值在于持久和稳定。
“只有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才是真正有价值的。”
瞬间绽放者则来自一个时间流极快的层面,他们坚信存在的意义在于瞬间的强度和深度。
“一万年的平淡不如一刻的辉煌。”
这种价值冲突不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开始影响存在织网的实际运作。
永恒守护者试图延缓织网的进化度,追求更加稳健的展;瞬间绽放者则加创新过程,渴望更加激烈的突破。
第二个冲突更加棘手:“自主进化派”
与“引导成长派”
的争论。
自主进化派认为每个存在节点应该完全自主决定展路径,即使这意味着可能的选择错误和痛苦。
“自由的价值高于安全的保障。”
引导成长派则主张更加积极地引导新生节点的展,避免重复已知的错误和痛苦。
“智慧应该用于减少不必要的苦难。”
这个争论直接影响到初心宇宙和其他新生维度的管理方式。
萧追意识到,这些不是可以通过简单妥协解决的问题。
它们涉及存在的基本价值和目的,需要存在织网建立全新的伦理框架。
在存在的见证下,存在织网召开了次“存在伦理大会”
。
来自各个层面的代表齐聚元网络,不是通过形体,而是通过纯粹的意识共鸣。
大会先确立了基本原则:
1尊重每个存在节点的独特性
2维护存在织网的整体健康
3在冲突中寻求创造性解决方案
基于这些原则,代表们开始深入探讨具体的伦理困境。
对于永恒守护者与瞬间绽放者的冲突,萧追提出了“时间多样性”
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