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复在庄子上收到了来自长安城的两份账本。
是关于永和坊和长安坊宅邸出售的账本。
想想那地方,只是建造,就耗费了两年,聘请了诸多能工巧匠,干活的工人更是,能容纳多少就请多少。
钱不是问题。
李复追求的效率。
毕竟,这事儿做成了,回本也不过是一年半载。
这一年半载对于泾阳王府来说,根本就没有什么影响。
那片地方原本实在是荒芜,有了竞技场之后,才热闹起来。
太上皇也会经常去看比赛,要是周围放眼望去还是破破烂烂的窝棚,那实在是有碍观瞻了。
干脆全都拆了,统一规划。
当年姜确还在庄子上,和阎家兄弟一样,在庄子上忙活,正好让他们抽空给规划一番。
有图纸,有钱,有工匠,连合计都不用合计,前期准备工作都做完之后,直接找个好日子破土动工。
宅子建造完毕,自去年端午节开始,就陆陆续续的卖了出去。
那边的房子,长安城的达官显贵是看不上的,毕竟位置实在是太偏僻了,他们不会将其当做自家的居住宅邸。
可是那里又离着竞技场很近,人多,热闹。
家里不差钱的,干脆在那边置办一套宅子,如果心血来潮,想要看比赛了,就到那边去转转。
或者是购置下来,做个别院也好。
家大业大孩子多的,要分家的,安排在这里,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大多数在这两坊购置宅子的,都是外来的商人。
长安城的宅子价钱早就不是以前能比的了,这般精致的宅子,普通老百姓买不起。
商人们在这里购置宅子,也是看中了竞技场周围巨大的人流量,长安城里除却东西两市之外,这边一旦有比赛,就是最热闹的地方。
然而,马球比赛年年都有,而且越办越红火,名声越来越响。
自从两坊的围挡拆开之后,竞技场外的空地已经不让小摊小贩停留了,而是全都移到永和坊北面的一整条商业街上面去。
那街道南接永和坊,北临竞技场,位置绝佳。
有眼光的人,自前年上元节的时候就开始相看地段,去售房处租赁商铺了。
今年商铺也都彻底开业了。
酒肆、茶楼、客栈、杂货、成衣、各色小吃……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除去商铺之外,街道两侧还留了摊位,低价租赁给那些小商贩。
一整条街,迅速繁荣起来,又被长安城里的人称为“南市”。
长安城实在是太大了,若是将长安城南北从中间分开来,不管是东市还是西市,都在长安城北。
城南东南角有曲江池,曲江池畔还算繁华,但是西南角就萧条的很了,没有街市,现如今因为竞技场和永和坊长安坊,也变得热闹了起来。
对于手里有钱的普通人来说,这两坊的宅子,便是最好的选择。
环境好,自从有了南市之后,地段也没有缺陷了。
更别说,除却这里,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长安城里的宅子,已经有价无市了。
虽然看上去空着的多,但是找人一打听,全都是有主的地。
观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