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决定留下10艘“鳄鱼级”驱逐舰组成近海巡逻编队,负责保护东南沿海重要港口和航线,防范东瀛残存舰队可能发起的骚扰性攻击,虽然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极低,但必须防范。
主力登陆舰队:包括6艘“鲨鱼级”轻型巡洋舰作为火力核心与指挥中枢、20艘“鳄鱼级”驱逐舰负责护航、反潜、对岸打击等任务、50艘“海狼级”潜艇组成水下封锁大队,已经提前部署到任务地点了、50艘五千吨级以上运输船作为兵员物资投送的主力、12艘最新坦克登陆舰让南方陆军的重型装备直达滩头。
空军:进一步增强投入。出动300架“朱雀”战斗机确保绝对制空权、200架“毕方”轰炸机负责战略轰炸和战术支援、150架“鲲鹏”运输机在后方待命,用于紧急空投、伤员后送和后续增援。
陆军:总兵力6万余人。包括第14、15步兵师,1个重炮师,以及1个装备60辆经过特殊改装的“灰熊”坦克营。
二、根据最新情报做出的最新敌情研判
台岛内存在的东瀛军事力量如下:
地面部队:确认台岛东瀛守军总兵力约五万六千人,主要为两个步兵师团,兵员大量由在台强征的本地青年补充,训练不足,装备落后,士气低落。
部署:重点集中于高雄、台北、花莲三大城市及周边要塞化区域,其他城镇仅有少量象征性守军。
海军:力量聊胜于无,因为几天前南方海军在进行登陆琼岛演习中的强势威慑,如今台岛周边仅存3艘老旧的驱逐舰在不同港口间警备,其仅有的几艘巡洋舰已被调回本土防御。
空军:约200架老式飞机,以过时的九六式战斗机为主,少量老旧轰炸机,完全无法与南方空军抗衡。
三、具体作战阶段与任务:
第一阶段:夺取制空权与火力准备
由我方空军主导:
轰炸机群:从闽省五个前沿机场分批起飞,第一波次的轰炸将对台北松山、台南机场、关键兵营、指挥中心、通讯枢纽实施首波精准毁灭性轰炸,力求将敌机摧毁于地面。
第二波次的轰炸将对岛上的几处岸防炮阵地进行针对性打击,为海军军舰靠岸扫清障碍。
战斗机群:同时升空,在台岛上空建立不间断的战斗巡逻区,肃清任何升空的敌机,并低空扫射沿海公路、铁路,切断敌军机动路线。
海军配合:主力舰队前出至台岛海峡中线阵位,巡洋舰和驱逐舰主炮对基隆、高雄、淡水等主要港口岸防炮台、仓库、码头设施进行饱和式炮击,为登陆扫清障碍。
第二阶段:海上封锁与登陆发起
海军封锁:20艘驱逐舰与潜艇协同,严密封锁台岛周边所有航道,击沉或驱逐任何试图接近的敌方运输船,10艘潜艇秘密在台岛以东可能撤退路线上布设水雷阵。
最主要的登陆作战计划。
采用两路登陆:
西路主攻群:由第14师主力、第15师第30旅、三个重炮团组成,配属40辆灰熊坦克:
航渡路线:泉城港→澎湖列岛→沿台岛海峡南线→目标登陆点:台南安平港,这里滩头平缓,利于重装备上岸。
任务:建立稳固滩头阵地后,主力迅速向高雄市区推进,夺取高雄港、市政府、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