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不同凡响……”我赶忙回赞:
“杨太太才是绝世佳人,有羞花闭月之容,沉鱼落雁之貌……就像太白说的,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杨总听后笑着对徐经理说:
“你看女人见面就赞美个不停,不像我们大老爷们我就只会问在哪发财……”他又对她太太说:
“你赞美不过林老师,林老师八个字就说出了古代四大美女。把你赞得闪闪发光,还不快请林老师坐下喝茶。”杨太太真的笑得像一朵花,热情的招呼我坐下,杨总的茶也泡出来了。杨太太,帮我端过来一杯茶,我说谢谢,就端起茶杯品茶了……杨总问:
“林老师,这茶可还顺口?”我细心的品着茶,味道很熟悉,然后回应杨总:
“这茶好喝,我喜欢[君山银针]这个味道。”杨总说:
“林老师不但博学多才,还如此见多识广,知道这是君山银针茶。”我说:
“这款茶有幸喝过。”杨总又说:
“听说这君山银针茶,还有一个传说故事,能否请林老师讲一讲?大家饱享耳福,增长见识。”杨太太也接着说:
“林老师出口成章,很喜欢听林老师讲话。”我回应:
“不敢,不敢!得杨总和夫人抬爱,自当知无不言,不吝献丑。”于是就讲起了金山银针茶的故事:
相传四千多年前,舜帝南巡不幸驾崩于九嶷山,他的两位妃子娥皇和女英闻讯悲痛欲绝,匆忙奔丧途经洞庭湖时遇难,湖面突然出现72只青螺将她们托起,聚成了君山,湖底还出现了定海神针,神针可随湖水涨退伸缩。后来两位妃子在君山播下茶种,至此君山有了茶树,后人仿照“定海神针”之形将茶制成针状,取名为君山银针。
还有一个传说,在后唐时期,明宗李嗣源第一次上朝时,侍臣为他捧杯沏茶。当开水倒入杯中,马上看到一团白雾腾空而起,渐渐地出现了一只白鹤。这只白鹤对着明宗点了三下头,便朝蓝天翩翩飞去。再往杯子里看,杯中的茶叶都齐崭崭地悬空竖了起来,就像一群破土而出的春笋。过了一会,茶叶又慢慢下沉,如同雪花坠落一般。明宗感到很奇怪,便问侍臣原因。侍臣回答说这是用君山的白鹤泉水泡制的“黄翎毛”茶(即君山银针)。明宗心里十分高兴,立即下旨把君山银针定为“贡茶”。
后来也有不少描写君山银针茶的诗,如刘禹锡的“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周新惠的“惬意杯茶无俗韵,热情田女有诚心”……等等。这些都是赞美君山银针茶佳句。
杨总喝的可是贡茶,可见品位不俗!今晚我跟徐经理都有口福了。杨总听得很过瘾,杨太太也啧啧夸奖,一巡茶要泡好,听了故事再来品茶,味道就更不一样了,这就是文化的魅力!茶有茶文化,公司有公司文化,有文化才能经久不衰。大家都品得津津有味。喝完茶,杨总说:
“跟林老师一聊到文化层面上去,就把今晚的正事给忘了。我们先办一下手续,接着再聊。我让林老师设计的健康险设计好了吧?”我说:
“设计好了。”随后把设计书拿给杨总看,杨总接过设计书123翻一遍说:
“就按林老师设计的保额投保,签名的保单呢?”我说:
“杨总,不用仔细了解一下吗?”杨总说:
“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