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库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漫步诸天的道士 > 第32章 禅化的内丹法

第32章 禅化的内丹法(2 / 3)

江一真与太渊对答的那段真言,正是白玉蟾所著的《大道歌》开篇一部分。这段真言,是江一真在太渊小时候传授给他的。

当年辞别崇道观时,江一真和灵风子互有承诺:若是有朝一日,两派弟子中有人能踏入内景之境,便可到另一门翻阅祖师手札。

这一承诺,既是两派间的约定,也是对道统传承的期盼。

因为,如今的修道者越来越少,真正能修至内景之境的真修行更是闻所未闻。两人都忧心忡忡,生怕再过几十年,道统便会彻底断绝。

却不曾想太渊的存在,给这惨淡的道途上点亮了一盏希望的灯。

……

这一次不是在密室,而是在一间清雅的阁楼内。

太渊细细品味着先贤真言。

【夫道也,性与命而已。性,无生也;命,有生也。无者,万物之始也;有者,万物之母也。一阴一阳之谓道,生生不穷之谓易。易即道也。道生一,一者混沌也。一生二,阳奇阴耦,即已二生三矣。

纯乾,性也。两乾而成坤,命也。犹神与形也。乾之中阳入坤,而成坎;坤之中阴入乾,而成离。离乃心之象也,所谓南方之强欤;坎乃肾之象也,所谓北方之强欤。

夫心者,象日也;肾者,象月也。日月合而成易,千变万化而未尝灭焉。然则肾即仙之道乎?寂然不动。盖刚健中正纯粹精者存,乃性之所寄也,为命之根矣。心即佛之道乎?感而遂通。盖喜怒哀乐爱恶欲者存,乃命之所寄也,为性之枢矣。

性与命,犹日月也。日月,即水火也。火者,离象也,惩忿则心火下降。水者,坎象也,窒欲则肾水上升。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畅于四肢。于是默而识之。

闲邪存诚,终日如愚,专炁致柔,故能以坎中天理之阳,点破离中人欲之阴。是谓之克己复礼,复还纯阳之天。

吁,万物芸芸,各归其根,曰静。静曰复命。穷理尽性,而至于命。则性命之道毕矣。斯可与造物游,而柄其终始……】

并不长的《无极图说》给了太渊极大的启发。

他缓缓闭眼,眼前顿时黑了下来,但瞬间又是白茫茫一片,那是太渊再用心神感知。

脑海中不断闪过道义真言,宛如一个个解读天地奥秘的神纹,互相碰撞,互相融合,又形成新的火花,那是智慧的花火。

紫清真人白玉蟾主张“道融于心,心融于道也;心外无别道,道外无别物也。”

反对通过登山涉水、弃子抛妻、断荤戒酒来学道。

他认为“辟谷清斋,都是胡为,位道远矣。”

白玉蟾所谓“道融于心”指的就是“道”与“心”化为一体,他阐述道心相融,实际上是要强调发挥心能、从性地上下功夫的重要意义。

太渊觉得此法稍近禅——为禅化的内丹法。

禅宗号曰‘安身立命处’,道家号曰‘金丹’,其实一也。

把禅宗的“安身立命”与道家的“金丹”看作“一”,这体现了交融“道”“禅”的思路。

白玉蟾的论述与六祖慧能所言“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的思维方式颇为相似。

白玉蟾强调“道”的至高无上地位,认为“道”是不受任何事物的钳制、不为任何事物所化的永恒本体:“此道之在天下,不容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库】 www.biquku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四合院:我是十级工气死众禽兽 贫道赵公明:请诸道友上榜封神 我的忍道就是花里胡哨 我这个邪神可太正了! 特种兵穿越:我在修行王朝当斥候 坏了!我成后悔文男主了 Moba之缔造传奇1 女主徒弟要重瞳?反手抛弃挖她骨 功法赋我双修大阴阳混沌诀 双生武魂,满级魅力,妖女请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