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
虽然阿拉伯数字从表面上看简化了不少。
然而,在当下这个信息传递方式落后、老百姓大多不识字的时代,想要在短时间内将其推广到一定程度,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更何况,听王文素的意思,朝廷并非没有人看到阿拉伯数字的优势,只是若强行推广,极有可能引发一系列诸如账目不清晰、汇总统计困难等问题。
“牵一发而动全身啊。”太渊感叹道。
“谁说不是呢。”王文素深有同感。
…………
光阴如水,从不停歇。
二月初,朝堂发现了一次地震。
在朝堂奏对之时,吏部郎中黄宝上言,提出了疏通选法的三件事。
所谓选法,即为选拔官吏的法规。
每次提及此类事宜,都会触及大多数官员的切身利益,自然备受关注。
黄宝言道:“一曰擢拔异才。用人不可只看资格,若有才能出众、品行卓越者,应当破格提拔,以此激励众人奋进。”
这大家伙儿没什么意见,能升官,谁不开心!
只是还有一些尸位素餐的腐儒置喙了几句,无伤大雅。
“二曰淘汰冗滥。”
“自成化十一年始,至今二十年间,举人监生听选者积至一万二千余人,吏员冠带未仕者至三万三千九百余人。”
“这些人中,大多需要等待十三四年才能得到选拔机会,等到真正任职时,许多人已衰老不堪,难以胜任。恳请陛下下令,让这些人冠带闲住,以免朝廷出现冗滥之弊端。”
此言一出,一片哗然,朝堂诸公顿时议论纷纷。
还有人指责黄宝,若是失去那么多官员,朝堂如何运转云云。
还有些人将目光投向徐溥,他不仅是内阁首辅,还身兼太子少傅之职,更关键的是,他还是吏部尚书,而黄宝正是他的部下。
但是徐溥老神在在,任凭朝堂上如何喧闹,他都稳如泰山,八风不动。
一些心思敏锐的官员见状,心中顿时“咯噔”一下,意识到事情不简单,赶忙闭上了嘴。
只有一些看不清时事的人还在喧闹,最终被弘治皇帝朱佑樘当堂喝骂,才幡然回神。
“三曰严肃考察。”
“在外诸司官员三年一考,但在京官员却无考察之法,须拟六年或九年一考之法,以使人知进取,从而尽职尽责,修明政务。”
这一次,再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
能站在这儿的官员,就没有傻的。
刚才这么一闹,哪怕是反应再迟钝的人,也知道了当今陛下是借了黄宝的口,要整饬朝堂上下。
没看内阁这几位,没一人有异常反应么。
朱佑樘见此,心里点点头,最后定论吩咐道:“如此,便诏命相关卫所、使司知之。”
众臣山呼万岁。
…………
大运河上。
几艘商船逆流北上。
“太渊道长此去邯郸,一路顺风。若是有机会来饶阳,在下必定一尽地主之谊。”王文素惋惜道,“可惜不能继续向道长请教算数之妙了。”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太渊微笑着宽慰道,“况且贫道知道的算学,已经写在那本册子里了,王先生之后可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