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有令君而功德鲜备躬行,德化者经制或不定民安,吏称者德教或不纯或四夷服从。而大纲不正或仁厚立国,而武略不竞是学兴政,容有可议者,其得失何如。”
“我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神功圣德,冠绝古今,列圣相承,继志述事,各臻其盛,所以致此者,何由朕嗣承大统,图底治平。”
“兹欲守宋臣所进之五,去唐相所陈之九,蔽行汉儒所对之三策,以上追古帝王,庶无愧于我祖宗功德之大,其所以为根柢者何在?”
“子诸生学道抱艺而来,皆志于世,用宜有以佐朕者,试悉陈之,朕将体而行焉。”
怀恩一念完,便退至一旁。
众多贡士学子没有一人立马动笔,皆在琢磨这道策题深意。
商不器本想写自己关于文武之治的看法,但立马又推翻了自己的想法。
虽然当今陛下有意提高武官地位,任何变革都绝非一蹴而就之事。
眼下的朝堂局势,依旧是文官占据主导地位,势力根深蒂固,自己如果真的按照心中如实所写,只怕不为朝堂诸公所喜。
渐渐地,已经有一些学子似乎理清了思路,开始挥动笔墨,沙沙作响。
商不器心中越发纠结,一方面是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与抱负,另一方面是现实朝堂的复杂局势。
商不器考虑良久,不想冒险。
自己还没有真正的主管一方时,那些想法还是先烂在自己肚子里吧。
抬头看了一眼,陛下已经不知何时离去了。
他摇了摇头,拿起笔,蘸了墨,略作停顿后,动笔书写起来。
…………
殿试放榜叫传胪。
商不器他们这些贡士们,早已在殿外丹墀两边拜位上排列。
每个人的神情都既紧张又期待。
传制官请旨后出奉天殿左门,在丹陛东侧,面向西方,身姿笔挺地站立。
执事官双手高高举起放置黄榜的榜案,稳步来到丹墀御道上,轻轻将其放定。
一切准备就绪,传制官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地高唱道。
“有制——”
这一声高呼,仿佛一道电流瞬间传遍在场每个人的全身。
众贡士皆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身躯。
然后,传制官高声宣读,语调清晰而庄重。
“弘治九年三月十五日策试天下贡士。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贡士们对这些既定的流程其实早已熟知,内心并无太多波澜。
他们此刻的心思,全集中在接下来即将宣布的具体名次上。
传制官顿了顿才唱道。
“三甲第一,汪伟。二甲第一,李永敷……”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眼睛紧紧盯着传制官,他们在等着后面几个名字。
按照惯例,传制官只会念出第一甲三人、第二甲和第三甲的第一名,共计五人的姓名。
念完这些,便会将黄榜张挂于长安左门外,届时众进士将跟随出去自行观榜。
所以,此刻大家最为关注的,便是一甲的名字里会不会有自己。
“一甲进士第三,商不器!”
商不器心一下子踏实了。
没念到之前,说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