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隆钦巴眼中闪过喜色,深深一礼:“如此,贫僧再无异议。”
…………
时光荏苒,十五载光阴如白驹过隙。
江湖风波迭起,朝堂新陈代谢,
一代新人换旧人。
太渊当年力主创建的【武学院】,初建时颇为冷清。
朝堂之上,文官集团多持观望,甚至暗中非议,认为此举乃是“舍本逐末”;唯有少数武勋世家,将旁系子弟送入其中,更多的则是各大门派身家清白的弟子、军中急于求进的军官,以及些许根骨奇佳的农户子弟。
因为大家对武夫的观念一时之间转不过来。
但是随着朱佑樘大力支持,不断宣传,接下来的几年【武学院】的日子好了很多。
但是人少有人少的好处。
太渊和一众先天高手创出了适合各年龄段的筑基功法,养身强体,颇有功效。
更是共同研究武学道功,诞生了种种具有神奇功能的武学。
让人看得更远的【天视术】,是利用超强的真气控制,在自己眼睛前制造无形透镜,达到“望远”的效果。
因为是人自己控制,所以想要看远看近都可以,不过这需要极其细腻的真气控制。
还有类似的【地听术】、【鸟渡术】等等。
再比如有一门【食气术】,能够最大效率的转化食物的营养,减小浪费。
这意味着寻常百姓无需依赖天材地宝,仅凭五谷杂粮,亦可缓缓积蓄真气。
这门妙法是太渊提了想法,由东方白为主,其余人辅助所研究出来的。
当然,像这种大家共同出力的,太渊规定,法门除了【武学院】的人可以学习外,大家也可以传给自己亲近的人。
起初数年,【武学院】并未掀起太大波澜,文官们更是时常在朝堂上旁敲侧击,暗指此举靡费钱粮。
朱佑樘虽心有期待,却也渐渐觉得,或许这武学院,也就这般了。
心想:“国师虽然功参造化,但在教化一道上,毕竟不如大成圣师。”
直至第三年,西北烽烟再起,瓦剌铁骑叩关南下。
林平之水率领麾下将士,一路攻过去,所向披靡。
杀得瓦剌人胆战心惊,正欲乞降求和,林平之不允。
他在西北镇守十余载,早已受够了这帮草原狼的反复无常,大小偷袭不下二十次,如今正是一举荡平的良机,更何况,他等待“灭国之势”以破先天,已等了太久。
早已摸清瓦剌人的脾性,现在有一举攻克的机会,断然不会放弃。
令他感到诧异的是,那位神秘莫测大祭司穆都里,这次竟然没有出现。
不到半月,林平之踏破瓦剌王庭,将其纳入大明版图。
而他自己,也借着这灭国之势,体内真气轰然炸开,一举跨入先天之境。
消息传回京城,满朝哗然!
朱佑樘大喜。
文武百官不管心里如何想,文武百官无论心中如何盘算,皆齐齐跪倒,恭贺圣上英明,称颂林将军神威云云。
当然,也有那心思活络之人,侧面提醒说林将军手下有如此精兵强将,练兵有方,正是国家之幸什么的。
实则暗暗提醒,林平之手握如此重兵,不可不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