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就会先天不足了呢?
陆兆根苦着脸道:“这八年来,我这苦命的孙儿每年小病不断,受不得热,又受不得冷,要不是老哥我还懂点药理,这孩子可能就没了!”
太渊道:“陆老哥,带我去瞧瞧吧。”
听到太渊如此说,陆兆根喜上眉梢。
“多谢真人,多谢真人!”
对这位年少时结识的道长,他的心态是从好奇、尊重,再到敬佩、惊叹,现在完全是崇拜、信仰。
抛开国师地位不谈,几十年容颜不老,这是成仙了啊!
太渊和陆兆根结伴下山。
村中老槐树下,几个孩童正在嬉戏,唯独一个瘦小的身影独自坐在石碾上,捧着一本《悟真篇》轻声诵读。
“安子,到这儿来。”陆兆根远远招手。
“爷爷。”孩童抬头,露出一张清秀却略显病态的脸庞。
太渊缓步走近,目光在童子身上一掠,眉头微挑。
这孩子骨相清奇,鹤顶龟背,翠眉凤眼,额阔身圆,鼻梁耸直,只是面白色黄,身子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
“安子,快向真人磕头请安。”
“……是。”
陆安见是位仙风道骨的道长,心中生出一丝亲近。
虽不知为什么爷爷要让自己行大礼,但想来爷爷不会害自己。
“罢了,都是虚礼。”太渊笑道,“不用多礼。”
陆安正要跪下叩首,却发现自己膝盖被一股无形之力托住,怎么也跪不下去。
“……”
少年目光一亮,生出好奇之意。
“不知小居士如何称呼?”太渊装作不知其姓名。
“我叫陆安,道长您叫我安子就行。“陆安声音清亮,眼神不卑不亢。
“好,安子,可愿让贫道为你诊脉?“
陆安略显迟疑。
陆兆根道:“听道长的话。”
陆安这才伸出小手,掌心瘦瘦的,干干净净,没有寻常孩子的泥垢。
太渊引陆安至槐树下石凳坐定。
他三指轻搭孩童腕间,闭目凝神。片刻后,眉头渐渐皱起。
“奇怪……“太渊喃喃自语,“脉象细弱却绵长,五脏之气充盈,不该是体弱之症。“
“对是,我诊的脉象也是如此。”陆兆根附和道,“可这孩子的身子……”
太渊心中微动,暗运望气之术。
只见陆安眉间隐现灵光,可周身气息却紊乱不堪,似有一道无形枷锁束缚着体内蓬勃的生机。
他忽然睁开双眼,右手结剑指轻点陆安眉心。孩童浑身一颤,却未挣扎,只是眼中闪过一丝痛苦之色。
“道长?“陆安声音微颤。
“莫怕。“太渊语气凝重,“贫道且问你,平日可会突然晕眩?夜间是否多梦?梦中可见奇异景象?“
陆安惊讶地睁大眼睛:“道长怎知?我常梦见自己站在高山之巅,四周云海翻腾,有时还能……还能飞起来。“
太渊眼中精光大盛,突然起身绕到陆安身后,一掌轻按在他后心。一股温和的先天真气渡入,陆安顿时觉得浑身暖洋洋的,如沐春风。
“果然如此!“太渊收回手掌,转向陆兆根,“陆老哥,你这孙儿并非体弱多病,恰恰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