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王凤仙道:“我知道,先生,是日月天成。”
太渊点头道:“对啊,天生的好材料,它怎么可能烧的均匀呢?”
王凤仙抬头,惊讶道:“啊?原来百刻香用的不是天然沉香啊?”
太渊道:“一半一半吧,这是人工催取的生香。”
生香?
太渊道:“那些卖百刻香的商户,多数是海南那边采的生香,卖的人说这是沉香,其实密度不够,根本就沉不了水。”
冯曜道:“可是阿爷说海南的沉香很好啊?”
太渊道:“海南也有好沉香啊,但你们会用上品的沉香来消耗计时吗?要知道,上品沉香可是等价黄金的。”
“哇!——”
“这么贵啊!”
众小孩惊叹。
蒋六一脱口道:“只有皇帝才用还得起吧!”
李三花捶了他一下,娇斥道:“现在已经没有皇帝了。”
蒋六一不满道:“没有就没有嘛,你打我干嘛?”
太渊道:“其实越普通的材料越适合做百刻香,中规中矩。真正上乘的材料,怎么能用刻度衡量呢…”
听得此言,冯曜若有所思。
用来计时的香,需要均衡,那么所谓的整齐划一,算不算是在磨掉材料原本的个性?
“说的好!”
院门外突然传来一声赞叹。
邵飘萍话音刚落,便意识到自己失了态。
方才听太渊从调香讲到“君臣佐使”,再到“上品之材不被刻度束缚”,话里藏着的通透与智慧,让他忍不住叫好。
一时忘了对方正在上课。
院内的师生们齐齐转头望来,孩子们好奇地盯着这个穿西装的陌生人。
邵飘萍脸上掠过一丝尴尬,连忙抱拳拱手,仪态大方,语气诚恳:“不好意思,在下自上海而来,专程拜访太渊先生。方才听先生授课,言辞精妙,忍不住失了态,还望先生海涵。”
太渊看着对方,风尘仆仆,眼神坚定有力,道:“远来是客,只是我这堂课还未结束,不便即刻招待。这样,小崔,招待一下。”
一旁的崔福生见状,连忙上前,想引邵飘萍去堂屋等候。
可邵飘萍却摆了摆手,目光落在院内的孩子们和石桌上的香料上,眼中满是兴趣。
“太渊先生若不介意,在下能否在此旁听?放心,此次绝不再打扰,只静静看着便好。”
太渊挥退崔福生:“阁下言重了,学堂本就无甚忌讳,随意坐便是。”
邵飘萍拱手道:“多谢先生。”
他走到一旁,静静看着听着。
孩子们虽然初始好奇望来,但很快被太渊带入学习节奏。
听着太渊从调香制香,到旁征博引,或是故事,或是经典,深入浅出的授课,邵飘萍暗暗点头。
这种学识和眼光,此人确是太渊先生无疑。
…………
学堂后院的会客厅不大,却收拾得雅致整洁。
崔福生已经备好招待客人的茶水。
邵飘萍自我介绍,声音清朗:“在下邵飘萍,忝为《申报》主编,冒昧来访,万望太渊先生海涵。”
他说着,微微欠身。
眼前这位年轻人,看面容虽比自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