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左若童快步上前,对着太渊便是郑重一揖,语气带着恳切与真诚:“请先生教我!”
太渊扶起他,语气平和:“左兄别急,都说贵派【逆生三重】修炼至第三重,便可返璞归真,羽化飞升,证得那通天大道。可是——”
他顿了顿,摊开双手,示意自身,“你看,我还站在这里。”
此言一出,左若童如遭雷击,身形猛地一僵!
是啊!
太渊先生分明已展现了传说中第三重的境界,可他并未羽化,并未飞升,依然滞留于此方尘世。
这意味着什么?
要么,是门中典籍记载有误,羽化飞升只是前人美好的臆想;要么……便是这所谓的第三重,根本就不是终点!
路,还在更前方!
只是前人未能走通,或是道路早已断绝于某处!
他之前执着于“三重”,反倒局限了眼界,没看到功法本身的更多可能。
想到这里,左若童心中震响,好似暮鼓晨钟。
心境很快恢复了往日的从容平和。
他对着太渊再次拱手:“先生一语点醒梦中人。先生若不嫌弃,我把完整的【逆生三重】法门说与先生听,请先生品鉴一下这逆生之道。”
说罢。
左若童再无保留,将【逆生三重】的完整法门,以及自己年轻时因急于求成,导致行炁出了岔子,不得不常年维持在第二重状态的旧事,都和盘托出。
太渊静静听完,沉吟片刻,道:“左兄,我曾研习过【遁光】,知道它的精髓在于进入一种特殊的状态来提升性命修为,追求的是维持那状态本身,而不是遁光有多耀眼多变。”
“你这【逆生三重】,原理亦有相通之处,只是它搭建的仪轨远比【遁光】要复杂得多。当然,效果也更加强大和多样。”
“然而,越是复杂精密的东西,往往就不如简单的结构皮实耐用。”
“左兄常年维持这第二重状态,很耗心神吧?”
最后一句虽是问句,语气却很笃定。
左若童坦然点头,叹道:“先生明察。实不相瞒,正因早早察觉到此法对心神的负担,这些年来,我在门中,才格外重视弟子们“性功”的修持。”
这也正是他能在被点破关键后,迅速调整心态的原因。
当然,也可能是左若童现在还有盼头。
在原世界线里,几十年后依然卡在二重巅峰,突破三重时却发现通不了天,那才心气散尽。
太渊指尖轻叩桌面,道:“左兄,依我浅见,你这【逆生三重】的路子,似乎在效法我全真一脉的阳神之道,讲究以身合神,最终追求形神俱妙。”
接着话锋一转。
“只是,它与阳神之道厚积薄发、循序渐进的路径截然不同。逆生之法的“炁化”,乃是一开始便行险着,强行逆炼四肢百骸,使其融于神魂。此法若成,只要神魂不灭,断肢重生、筋骨再续,的确不是难事。”
“但此等追求速成之法,弊端亦是显而易见…”
太渊抬眼看向左若童,目光清明,眼神里没有半分贬低,只有客观的剖析。
“其一,命功有缺。急于炁化,肉身中多年积存的驳杂之气没有涤荡清除干净,导致形质不纯,根基有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