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全是呛人的烟,因此都纷纷拿到这里晒,各家都认得自家的柴草堆,晒好了就搬回家烧。
因此这里常年都有高高的柴草,瘦小的严英以往只要受了欺负就往这里钻,不光能让她觉得安全,这里到了冬天还挺暖和。
严英这十四年来,可以说是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的。
尽管严大川一家不管这个女儿,家里日子也并没有过起来,穷还是穷,而且越来越穷,因为严富贵老了,干不动太多活,工分也挣不了多少,严大川比以前还懒,工分还不如自家老爹挣得多。
王翠芬倒是死命的干,可惜她也挣不了多少工分,日子也就自然越过越难过。
严英白天在外面晃荡,到了晚上还是知道回家的,可惜严家并没有她的栖身之所,她都是往柴堆里一趟就完事。
这里属于靠南的地界,除了冬天会比较冷之外,其他季节也还问题不大,冬天最冷的时候,严英都不回家,就钻到柴草堆里也能活下来。
每隔一段时间,严英会自己到村东头的小溪里给自己洗洗,因为小时候,有孩子把她推下去过。
小溪里水很浅,孩子才几岁,觉得玩水很好玩,就常常下去玩,村里其他婶子看见了会把她拉上来给她收拾收拾。
等逐渐长大了之后,婶子们会反复的告诉严英大姑娘不能去溪水里洗澡,她们会每个月轮流把她带回家给她洗洗。
村里的孩子并不会太过欺负她,主要是村里人都看不惯王翠芬这一家子奸懒馋滑的做派,更看不惯他们这样对待自家孩子,哪怕是最极品的村里老婶子,看见她都会面露不忍。
反倒是自家哥哥,是打她最多的那一个。
严英醒了,严华再不能肆无忌惮的欺负她了,因为她现在会自己上山找吃的了,吃饱了有力气,严华这弱鸡只要敢动手,严英会用拳头教他做人。
严英感激给她吃过饭做过衣服的婶子大娘们,会去帮着她们干活,自己不会就跟在一边慢慢学,学会了就可以干了。
严英不大开口说话,因为前面的十四年她都没有学过,舌头都捋不直,所以能不说话就不说话,只一个劲的埋头干活。
虽然严英不开口,但是学东西是真的快,地里的活计看一遍就能似模似样的做,吃饱了之后力气还贼大。
没多久,严英就成了干活的一把好手,她很高兴,她能回报那些帮过她的人了。
但是她不会分辨做哪些活是帮婶子们,做哪些活是在给自己挣工分。
记分员是严家子侄辈跟严英同辈的一个堂姐,平时就觉得严英可怜时常给她带吃的,现在见她勤劳肯干,因此也有意无意对她多看顾一些。
严英帮着婶子们干完了她们分配的活计,又干到了没分配的地头,记分员都会跟大家说清楚然后给严英记工分,大家也都没有意见。
严英能凭工分给自己挣口粮也是好事,总比老是上山找吃的靠谱,虽然大家也都乐意接济一二,但是这年月家家户户都穷,要接济她就得省自己的口粮。
但严英的户口是在严大川家的,又是一年秋收时节,清醒了四个多月的严英,挣的工分竟然是严大川家最多的。
分粮的时候是按户头分,并不会单独把严英的这份分出来交给她,粮食被严大川一家领走了,大队上的人都以为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