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放,下工的时候需要还回去,会有专人检查。
不过谁家不劈柴?谁家自留地不用农具?
遇到这种情况,家里如果没有农具又确实需要用的,就可以去大队部借用。
而那些家里有菜刀和柴刀的又是从哪得来的呢?
菜刀,是大队根据队里所有队员的情况,统计之后统一上报计划,批下来之后由大队出面采购,回来之后分发给各家各户。
前些年大炼钢铁把家家户户的铁制品都掏空了,这些年的产量也一直起不来,导致家用的铁器都十分紧张,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政策。
知青点的这把菜刀是三年前领了配额才拿到的,质量真心不咋地,用到现在,豁口都已经好几个了。
至于柴刀,是大队用旧以后需要淘汰的才会放出来,根据队员的家庭情况,可以用工分抵换回去使用。
其实大队每年都是有破损农具的维修和换新资格的,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把需要维修的和更换补充的农具情况上报到公社农机站,农机站再汇总之后往上一级上报。
维修的这部分,公社就会派人到大队里完成,但是换新的,就得等了。
换新计划层层上报之后,又要经过审批,再由省里农机管理部门统一采购,然后下发到地方。
地方下发新农具的时候,还要把已经破损到无法维修必须换新的农具尸体收回去,如果拿不出来,是不可能平白无故给发新农具的。
通常从上报计划到换到新农具,不止时间跨度大,数量还会大幅度缩水。
拿青山大队举例,去年上报农具换修计划是三月底,等新农具下来是十二月底。
而且上报的报废农具是三十八把,最后批下来只能换二十把。
报计划的时候又不允许虚报,公社农机站可是会派人来各大队核对报废农具数量的,有多少报多少。
那么最后换了新农具之后,剩下的得不到换新的这部分农具,除了第二年继续上报计划之外,也不能闲着。
如果有队员需要使用,来大队借用农具,这些报废农具就该上场了。
另外就是,有的队员觉得这些报废农具勉强还能继续用,而且家里确实需要,就会拿工分换回去用。
但是等上报计划以后,公社农机站的人下来核实数量的时候,需要拿出来亮相。
这已经是多年来的规矩了。
会换这种报废农具回家用的队员其实并不多,反正要用的时候去大队借也是这些,为什么还要花工分去换?
所以大队部闲置的农具其实也还是不少的,就是全都是残破不堪的而已。
至于麻绳和背篓倒是可以自己想想办法,搓麻绳这项技能,可以说全员具备。
知青也得学,因为等到连绵下雨的时候不能下地干活,待在家里搓麻绳也是能挣工分的。
而编筐这项技能也是比较普及的,这里不缺竹子,每次一下雨,竹林就要疯长一波。
大队上定期会安排编筐高手在大队部统一教技巧,无论是技术不好的,还是新来的,或是小孩子,都可以去学,学会了也就多一项手艺。
所以青山大队,家家户户都有那么些练手的背篓、筐子堆在那里自己用。
如果愿意花钱或者拿东西换,队员们就会拿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