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眼中,闪烁着必胜的信念。
短暂的休息和回味之后,秦风并没有就此停下。
“专注光环”的体验时间虽然结束了,但他那颗因为尝到了甜头而变得愈发渴望知识的心,却依旧在熊熊燃烧!
而且,他还有另一个更加艰巨的任务——物理!
“数学只是开胃菜,物理才是真正的大餐!”秦风的眼神变得凝重起来。
相比于数学,他对物理的恐惧和陌生感,要强烈得多。
他从书包里拿出厚厚的《高中物理必修一》、《必修二》以及配套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物理分册。
这些书,他前两天已经凭借“永久性记忆力强化”大致翻阅了一遍,将其中大部分的公式、定理和基本概念强行记了下来。但“记住”和“理解”,以及“会用”,完全是三个不同的境界。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将那些死记硬背下来的知识,真正消化吸收,变成自己能够灵活运用的武器!
“力学……运动学……牛顿定律……万有引力……机械能……”
秦风深吸一口气,翻开了《必修一》的第一章。
没有了“专注光环”那种近乎“作弊”般的超级增益,学习的难度,明显提升了不少。
一些抽象的概念,比如“矢量”、“瞬时速度”、“向心加速度”,依旧让他感到有些吃力。
一些复杂的受力分析,比如涉及到多个物体、多个过程的动态平衡问题,更是让他看得头昏脑胀。
但他没有气馁,更没有放弃!
他一遍又一遍地阅读课本上的定义和解释,仔细揣摩每一个例题的解题思路和步骤。
遇到实在想不明白的地方,他就调动脑海中那枚“初级物理直觉(碎片1\/3)”的力量。
虽然这枚碎片的效果还很微弱,远不如数学思维碎片那么给力,但偶尔也能在他陷入困境时,给他带来一丝若有若无的灵感,让他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审视问题。
比如,在学习“牛顿第二定律F=aF=aF=a”时,他不仅仅是记住了这个公式,更是在“物理直觉”的引导下,隐隐约约地感受到,这个看似简单的公式背后,其实蕴含着力与运动之间最本质、最深刻的联系。它不仅仅是一个计算工具,更是一种描述自然规律的普适性语言。
而在进行受力分析时,他也不再是像以前那样,胡乱地画箭头,而是会下意识地去思考,每一个力的来源是什么?方向如何判断?它们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内在的联系?
这种思考方式的转变,虽然微小,却意义重大。
它标志着秦风正在从一个只会死记硬背的“物理学渣”,逐渐向一个能够独立思考、理解物理规律的“入门者”转变。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秦风完全沉浸在了物理的世界之中。
他时而眉头紧锁,冥思苦想;时而恍然大悟,喜上眉梢;时而奋笔疾书,演算推导;时而又会停下来,对着某个公式或者某个图形,陷入长时间的沉思。
他的房间里,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以及他偶尔因为思考而发出的低低呢喃。
不知不觉,窗外的夜色已经浓郁到了极致,远处城市的喧嚣也渐渐平息下来。
秦风看了一眼床头的闹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