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国赛理论考场的时钟,滴答滴答地走着,每一个声响都像是一记重锤,敲打在众多考生那早已不堪重负的神经上。
窗外的天色,不知不觉间已经开始向黄昏过渡,金色的余晖透过玻璃,在考场内投下长长的影子,却丝毫无法驱散那弥漫在空气中,近乎凝固的绝望与焦灼。
试卷的最后一页,也是整个物理理论考试的压轴大戏——一道开放性的论述题,正如同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洞,吞噬着考生们最后残存的理智与希望。
题目:论物理学大厦的未竟之业——从经典理论的局限到现代物理的困境与展望。
要求:
简述至少三个经典物理理论(如牛顿力学、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经典热力学等)在解释某些物理现象时遇到的主要困难或局限性,并阐述这些困难是如何推动物理学革命的。
分析当前粒子物理标准模型和宇宙学标准模型所面临的至少两个核心挑战或“乌云”(如暗物质与暗能量之谜、中微子质量与振荡、引力量子化困境、宇宙常数问题等),并阐述这些挑战对未来物理学发展的潜在影响。
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个“未竟之业”(可以是上述挑战之一,也可以是你认为同样重要的其他物理学难题),尝试提出一种具有创新性的理论构想或实验验证思路的初步框架,并简要论述其可行性与潜在意义。
答题要求:论点清晰,论据充分,逻辑严密,鼓励旁征博引,展现独立思考能力与科学探究精神。字数不限,但需言之有物。
“……”
“……”
“……”
当考生们看到这道堪称“史诗级劝退”的开放性论述题时,整个考场陷入了一种比之前更加深沉的死寂。
如果说前面的计算题和分析题是“上古凶兽”,那么这道开放题,简直就是……就是“创世神留下的天道残章”,别说解答了,光是看懂题目要求,理解清楚那些“经典理论的局限”、“现代物理的困境”、“未竟之业”、“创新性构想”之类的词汇,就足以让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考生当场表演一个“灵魂出窍,神游太虚”。
“我……我感觉我不是在参加物理竞赛,我是在参加……参加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提名答辩!”一个来自江南省,与秦风同队的,平时以博闻强记、知识面广着称的学霸,此刻正双手抱着头,嘴里发出意义不明的呻吟,脸上的表情比吃了三斤黄连还要苦。
他旁边的“小法拉第”周凯同学,更是直接将脸埋进了臂弯里,肩膀一耸一耸的,似乎在无声地哭泣。他感觉自己这十几年来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物理学三观,在这一刻,被这道题目给无情地、彻底地、毁灭性地……粉碎了!
“经典理论的局限?标准模型的乌云?还……还要提出创新性构想?出题老师,您是不是对我们高中生这个物种的平均智商水平,有什么天大的误解?我们只是孩子啊!我们只想安安静静地解几道牛顿运动定律的题目,然后回家吃饭睡觉打豆豆啊!”周凯在心中疯狂咆哮,感觉自己的脑浆都快要沸腾了。
京城代表队的王牌李傲天,此刻的脸色也难看到了极点。他虽然凭借着超强的意志力和深厚的积累,勉强在前面的题目中保持了不错的发挥,但在看到这道开放题的瞬间,他也感到了一阵深深的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