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秦风的语速加快了几分,仿佛进入了一种高度专注的“学神模式”。他所说的每一个实验方法,都精准而专业,绝非信口开河。
教室里,已经彻底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都被秦风这番石破天惊的论述给震慑住了。
如果说前两个问题的解答,还只是让他们感到惊讶和不可思议,那么这第三个问题的实验设计方案,则完全颠覆了他们对一个大一新生的认知!
这特么哪里是新生?这分明就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实验物理学家在做学术报告啊!
“飞行时间法?布拉格谱学?我的天,这些实验技术我只在一些顶刊论文的摘要里看到过名字……”一个学生喃喃自语,声音中充满了绝望。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怎么能这么大?
“金丝眼镜兄”已经彻底石化了,他感觉自己的世界观正在崩塌和重塑。他引以为傲的才华,在秦风面前,简直不值一提。这一刻,他甚至产生了一种想要顶礼膜拜的冲动。
颜柯利教授的呼吸,也不由得急促了几分。他那双深邃的眼眸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精光!
天才!
这绝对是一个不世出的物理天才!
秦风提出的利用bEc自身特性进行间接探测的思路,非常巧妙,也具有很高的可行性!这需要对bEc的物理性质和相关的实验技术都有着极其深刻的理解!
然而,秦风的“表演”还没有结束。
“第二种可能的探测方向,是利用量子关联或者量子纠缠效应。”秦风的声音再次响起,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又一颗巨石。
“根据霍金辐射的理论,从事件视界内外逃逸的粒子对是处于纠缠态的。如果我们能够探测到这种跨越视界的量子纠缠,就能间接证实霍金辐射的存在。”
“在bEc系统中,类事件视界通常是声学视界。那么,产生的霍金辐射粒子对,就是声子对。我们可以尝试设计一种实验,分别探测视界内部和外部的声子模式,然后分析它们之间的量子关联,例如通过测量它们的二阶相干函数或者密度-密度关联函数。”
“如果能够观测到非经典的量子关联,例如违反贝尔不等式或者出现纠缠熵的增加,那么就能为类霍金辐射的存在提供有力的证据。”
“当然,这种实验对系统的操控精度和探测灵敏度要求极高,但理论上是可行的。”
当秦风说完最后一个字,整个阶梯教室,陷入了一种长久的、令人窒息的沉默。
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张大了嘴巴,瞪圆了眼睛,如同看怪物一般看着讲台上的秦风。
他们的脑海中,只剩下了一片空白。
震撼!
无与伦比的震撼!
秦风的解答,不仅仅是“正确”那么简单,而是充满了洞察力、创造力和远超同龄人的深厚学识!
他不仅清晰地阐述了理论推导的步骤,准确地预测了可能的物理现象,甚至还提出了两种极具前瞻性和可行性的实验探测方案!
这……这真的是一个刚刚踏入大学校门,才上了第一堂专业课的新生能够做到的吗?!
“咕咚。”
不知道是谁,艰难地咽了一口唾沫,那声音在寂静的教室里显得异常清晰。
颜柯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