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学神黑科技系统”那个堪称“丧心病狂”的“从平凡中创造奇迹:常温超导之路”史诗级任务颁布以来,秦风整个人的画风,就从一个“高冷学神”,逐渐向着一个……呃,行为举止略显“诡异”的“科研狂人”方向,发生着不可逆转的偏移。
当然,这种“偏移”,在他本人看来,是充满了科学探索精神和对未知领域无限热忱的正常行为。但在302宿舍那三个凡人室友,以及燕京大学物理学院一众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眼中,秦风最近的举动,简直可以用“匪夷所思”、“惊世骇俗”、“令人智熄”来形容。
首当其冲的,便是他对燕京大学各大食堂,尤其是第二食堂后厨以及厨余垃圾处理点的“过分关注”。
“我说……风哥,你最近是不是……口味变独特了?”
这天中午,刘明端着餐盘,看着秦风熟练地绕过排队打饭的人群,径直走向食堂后门,忍不住小声对王磊和陈浩嘀咕道,“他这都连续一个星期了,每天饭点准时去后厨‘视察’,搞得跟食堂卫生检查员似的。而且,我怎么瞅着他看那些剩饭剩菜的眼神,比看红烧肉还火热呢?”
王磊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闪烁着睿智(自以为)的光芒:“根据我的观察和不负责任的推测,秦风同学可能正在进行一项关于‘食物能量转化效率与厨余垃圾再利用价值最大化’的跨学科前沿研究。他那不是在看剩饭,他那是在看……流动的能量!是尚未被充分开发的宝贵资源!”
陈浩则默默地掏出他的宝贝小本本,在“秦神行为艺术观察日志”的最新一页上写道:“X年X月X日,晴。秦神再次深入食堂后厨禁地,凝视厨余三十分钟,期间表情时而凝重,时而欣喜,时而扼腕叹息,疑似已从剩饭残羹中洞悉宇宙生灭之奥秘。批注:真正的学神,即使面对一堆馊了的包子,也能看出薛定谔的猫的生死叠加态。吾辈凡人,尚需努力。”
事实上,秦风确实是在“视察”剩饭。
不过,他关注的并非剩饭的“能量”,而是它们的“成分”与“状态”。
自从系统提示他“真正的黑科技往往诞生于意想不到的平凡之物”,并将“食堂剩饭”列为“常温超导之路”的关键原材料之后,秦风便对这些昔日里他连正眼都不会瞧一下的厨余垃圾,产生了浓厚到变态的兴趣。
他每天都会在不同的时间段,出现在食堂的厨余处理点附近,像个经验丰富的老农挑选良种一般,仔细观察着那些被倾倒出来的剩饭、剩菜、汤汤水水。
“嗯,今天的豆腐渣看起来发酵程度不错,颜色微黄,略带酸味,符合系统初步分析的‘优质发酵豆制品’特征……”
“咦?这批西兰花梗的纤维结构似乎比昨天的更粗壮一些,叶绿素含量也更高,不知道在后续的‘分子重构’中,会不会有更好的表现……”
“可惜了,今天的香菇蒂太少了,而且看起来不太新鲜,菌丝活性估计不高……”
秦风一边观察,一边在脑海中飞快地与系统知识库中的数据进行比对,同时在心中默默记录着各种“原材料”的来源、种类、新鲜度、以及可能的“处理方式”。
他这种“鬼鬼祟祟”的行为,自然也引起了食堂工作人员的注意。
“哎,我说小伙子,你天天在我们这垃圾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