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宿舍内,秦风那张被改造成“多功能实验台”的书桌前,酒精灯的火焰如同一位技艺精湛的舞者,以一种稳定而优雅的姿态舔舐着烧杯的底部。
经过了先前那场由系统辅助捕捉到的“关键参数的突破”,烧杯内的混合物在微观层面已经完成了惊人的蜕变。而现在,这场奇迹般的转变,正逐渐从肉眼不可见的微观世界,蔓延到宏观层面。
秦风的眼神专注得如同最精密的探测器,紧紧锁定着烧杯内每一丝细微的变化。他的额头上渗着细密的汗珠,鼻尖上甚至还沾了一点不知何时蹭上去的黑色粉末,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那近乎虔诚的专注。
“温度,78.5摄氏度,稳定。”
“搅拌速率,每分钟30转,均匀。”
“催化剂C的活性……正在峰值!”
秦风的嘴唇无声地翕动着,脑海中不断闪过一连串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数据。这些数据并非凭空臆想,而是他通过对酒精灯火焰大小的极致微调、玻璃棒搅拌的力度与频率的精准掌控,以及对反应物颜色、气味、粘稠度变化的敏锐观察,综合判断出来的。
当然,这其中少不了那股“玄之又玄”的灵感在暗中指引。每当某个参数即将偏离最佳轨道时,他总能福至心灵般地提前感知并迅速校正。
此刻,烧杯中的景象,堪称神奇!
那些经过预处理的、原本看起来就是一堆“厨余垃圾大杂烩”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食堂打来的剩米饭粒(经过特殊干燥和研磨)、蔫掉的白菜帮子(提取了特定纤维素)、以及几块被胖涛嫌弃到不行的发黑香蕉皮(秦风声称其中蕴含着神秘的“有机多酚类化合物”)——在酒精灯不疾不徐的加热和某种秦风秘制的、闪烁着幽幽蓝光的粉末状催化剂作用下,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最初,它们是松散的,如同被遗弃在角落的尘埃,彼此间泾渭分明,甚至还有些“互相嫌弃”的意味。颜色也是驳杂不堪,黄的、白的、褐色的、黑色的,活像一幅三岁孩童用脚趾头涂抹出来的抽象画。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秦风如同对待稀世珍宝般的悉心“照料”下,这些“乌合之众”仿佛被注入了灵魂,开始逐渐摒弃前嫌,慢慢地向中心凝聚。
它们不再松散,而是变得越来越紧密,体积也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收缩。原本满满当当占据了大半个烧杯的混合物,此刻已经收缩到了不足三分之一的体积。
更令人啧啧称奇的是颜色的变化。
那些斑驳陆离的色彩,如同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缓缓抹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邃的、宛如黑曜石般的光泽。起初还带着些许杂色,但随着反应的深入,那黑色越来越纯粹,越来越均一,仿佛能将人的灵魂都吸进去一般。
“咕嘟……咕嘟……”
烧杯内,细小的气泡不断生成又破裂,发出轻微的声响。一股难以形容的奇特香气,也开始从烧杯中弥漫开来。
这股香气,不再是先前那种令人作呕的“生化武器”味,也不是单纯的金属甜香,而是一种……一种混合了焦糖的甜、烘焙坚果的醇、以及一丝丝雨后青草般的清新气息。
“嘶……哈……”
睡在上铺的胖涛,鼻子如同雷达般耸动了几下,紧接着,一个惊天动地的呼噜声戛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