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刚才秦风完美复现“剩饭超导体”并展现出清晰的迈斯纳效应和零电阻现象,让在场的专家大佬们经历了一场从“怀疑人生”到“集体高潮”的过山车式刺激。
那么接下来,由这些国内乃至国际顶尖的物理学、材料学专家亲自操刀,对这块新鲜出炉的、其貌不扬的“黑疙瘩”进行的……全方位、无死角、堪称“地狱级别”的性能测试,则直接将他们……送上了“三观尽碎,羽化飞仙”的快车道!
“快!快!快!液氦!液氦准备!不!等等!先从室温开始!我们先精确测量它在常温常压下的……超导转变温度(Tc)!”
头发花白、平日里仙风道骨的张承平院士,此刻也顾不上什么“学术泰斗”的形象了,他撸起袖子,亲自上阵,指挥着几位同样激动得满脸通红的年轻研究员,将那块被秦风命名为“秦氏FX-01型有机复合室温超导体”(虽然大佬们更喜欢称之为“那块神奇的黑疙瘩”)的样品,小心翼翼地安装到了一台价值数百万的“综合物性测量系统(PPMS)”上。
这台PPMS,可是实验室的镇馆之宝之一,能够实现从几K到上千K的宽温区、从零到十几特斯拉的强磁场下的多种物理性质精密测量,包括电阻、磁化强度、比热等等。
“老张,你悠着点!别把那宝贝疙瘩给弄坏了!”旁边的李荣德教授,紧张得手心冒汗,他现在看那块“黑疙瘩”,比看自己亲孙子还要亲!
“放心!我心里有数!”张承平院士头也不回,眼神中闪烁着一种……近乎“朝圣”般的虔诚与狂热,“今天,我们就要亲手揭开……这个世纪之谜!”
很快,PPMS的真空样品室被抽成高真空,温度控制程序启动。
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地盯住了PPMS控制电脑屏幕上那条代表着“电阻-温度”关系的曲线。
按照常规超导材料的特性,当温度从高温向低温降低,到达某个特定的临界温度Tc时,材料的电阻会突然……跳水般地下降到零!
而对于秦风这块“黑疙瘩”,它在室温下就已经表现出了近乎零的电阻!
那么,它的真正Tc,到底有多高?!
“升温!从室温开始,缓慢升温!每分钟一度!”张承平院士沉声下令,声音因为激动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温度,开始缓慢爬升。
25℃……电阻,依旧是零!
30℃……电阻,还是零!
40℃……电阻,纹丝不动,依旧是那根令人心醉的……水平直线!
“我的天……这……这还没到顶?!”一位负责记录数据的年轻研究员,看着屏幕上那顽固的“零”,忍不住惊呼出声,手里的笔都差点掉在地上。
在场的专家大佬们,也都屏住了呼吸,心脏如同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攥住,紧张到了极点!
他们知道,每升高一度,都意味着……对现有超导理论的一次……无情冲击!
50℃!
屏幕上的电阻曲线,依旧……稳如老狗!
“继续升!”张承平院士的额头上,已经渗出了细密的汗珠,眼神中的光芒却越来越亮!
60℃!
70℃!
80℃!
零!零!还是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