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几个快捷键。
“喂?是评审部吗?我是伊芙琳·哈特!立刻!马上!给我召集所有……S级以上的特约审稿人!对!就是那些……没事就喜欢在家里数诺贝尔奖章玩的糟老头子们!告诉他们!我这里有一份……可能会让他们集体失眠一个月的稿件!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最高优先级的……紧急同行评议!”
伊芙琳博士的声音,斩钉截铁,不容置疑!带着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决绝!
她知道,如果这篇论文是真的,那么《格物》期刊,将因为率先发表这项成果,而……再次名垂青史!
但如果……如果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
那么,《格物》期刊百年积累的声誉,也将因此而……毁于一旦!
这是一场……豪赌!
一场以《格物》的未来和伊芙琳·哈特博士的职业生涯为赌注的……世纪豪赌!
而赌桌的另一边,坐着的,是那个……来自神秘东方的、年仅十八九岁的……燕京大学大一新生——
秦风!
……
接下来的几天,对于全球顶尖的物理学家和材料学家而言,简直就是一场……不眠不休的“学术炼狱”!
无数封加密邮件,如同雪片般,在全球各大顶尖实验室和诺贝尔奖得主的书桌间飞速流转。
无数个深夜,在地球的不同角落,都有白发苍苍的学术泰斗,从温暖的被窝中被“紧急呼叫”起来,然后对着电脑屏幕上那些……匪夷所思的实验数据和……堪称“离经叛道”的理论分析,发出或震惊、或愤怒、或狂喜、或……怀疑人生的咆哮!
“不可能!用有机物实现室温超导?!这违背了BCS理论的基本假设!除非……除非电子的配对机制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一位德高望重的理论物理学家,在看到论文中关于“有机大分子链形成准一维电子通道”的初步机理探讨时,直接从椅子上跳了起来,激动得差点把自己的假牙都给喷出来!
“这个实验设计……太巧妙了!太……太不可思议了!用食堂的剩饭……哦不,是用经过特殊处理的有机废料……竟然……竟然真的能……”一位以实验手法精湛、眼光毒辣着称的实验物理学诺奖得主,在仔细研究了论文中描述的制备方法和性能表征数据后,也是看得目瞪口呆,他感觉自己这辈子引以为傲的实验技能,在这篇论文面前,都显得……那么的粗糙和……不值一提!
“数据!数据!这些数据……太完美了!完美到……让人不敢相信!但是……但是这些表征手段……这些测试方法……又都是我们最熟悉、最可靠的!难道……难道我们真的……见证了神迹的降临?!”一位在材料表征领域浸淫了数十年的权威专家,看着论文中那些清晰无比的迈斯纳效应照片、近乎为零的电阻曲线、以及……那些令人瞠目结舌的临界电流密度和临界磁场强度数据,也是激动得浑身颤抖,热泪盈眶!
质疑!
震惊!
狂喜!
不信!
……
种种复杂而激烈的情绪,在这些平日里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学术大佬们心中,如同惊涛骇浪般,此起彼伏!
但最终,当所有的审稿意见汇总到伊芙琳·哈特博士的办公桌上时,却惊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