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间的弹幕瞬间滚动起来:
“来了来了!秦神的开场白!先礼后兵,这是高手风范!”
“听这口气,秦神这是胸有成竹啊!”
“Y教授表情好像没什么变化,不知道秦风接下来要怎么反击。”
Y教授闻言,只是微微颔首,表情依旧严肃,看不出喜怒。而他身旁的卡尔·施密特教授,则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似乎认为这不过是秦风在做最后的“垂死挣扎”前的客套。
然而,下一秒,秦风话锋陡然一转,眼神也随之变得锐利起来,整个人的气场瞬间从温文尔雅切换到了锋芒毕露!
“但是!”秦风的声音陡然拔高了几分,如同平地惊雷,震得所有人心头一跳,“科学的疆域并非一成不变,经典理论的灯塔虽然为我们指引了方向,但其光芒也可能在不经意间,遮蔽了更远处、更深邃、也更激动人心的未知星空!今天,我将尝试拨开这层经典理论的‘光晕’,向大家展示一片或许不那么‘经典’,但同样真实、甚至更为广阔的物理画卷!”
“针对Y教授团队刚才提出的三点核心质疑——所谓‘理论不自洽’、‘数据特异性’以及‘实验不可重复’,我将逐一进行回应。并且,我保证,我的回应,将不仅仅是辩解,更是……对现有认知的一次拓展,甚至,是一次小小的颠覆!”
“颠覆”二字一出,全场哗然!
好大的口气!一个大一(或大二)的学生,竟敢在全球直播的学术听证会上,扬言要“颠覆”由诺奖提名者提出的质疑,甚至要“颠覆”现有认知?
卡尔·施密特教授脸上的冷笑更浓了,他几乎要忍不住当场反驳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华夏小子。
而秦风,却仿佛没有看到众人的惊愕,自顾自地开始了的石破天惊的反击!
第一板斧:理论的重构与超越——经典并非终点,而是起点!
“首先,关于Y教授团队指出的,我们的‘有机复合型室温超导’微观机理,与某些经典凝聚态物理理论存在‘明显冲突’,其逻辑推导过程存在‘跳跃性’,理论模型缺乏足够的‘自洽性’。”秦风顿了顿,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对此,我深表理解。因为,任何试图在巨人肩膀上看得更远的新理论,在诞生之初,往往都会让那些习惯了巨人身高的人,感到‘难以企及’和‘逻辑跳跃’。”
“我们的理论,其根基并非要凭空创造一套与经典理论完全割裂的体系,恰恰相反,它植根于更为深厚、也更为前沿的量子多体理论和非平衡态统计物理的沃土。它并非要粗暴地推翻经典,而是在特定的、被现有经典理论所忽略或过度简化处理的极端条件下——例如高度各向异性的有机大分子链与低维无机晶格界面在强非平衡态下的复杂相互作用——对经典理论进行必要的、也是革命性的拓展与超越!”
秦风的声音铿锵有力,配合着他身后大屏幕上开始出现的、充满了复杂却又极具美感的量子场论方程和费曼图,瞬间将听证会的学术氛围拉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Y教授团队认为我们的理论‘不自洽’,是因为他们试图用一把‘经典’的尺子,来丈量一个本就属于‘后经典’或者说‘量子新范式’的客体。这就好比,我们不能指望用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去精确解释宇宙加速膨胀的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