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大学,物理学院,一间平日里鲜为人知、安保级别极高的特种实验室。
这里,与“秦之队”日常进行材料制备与基础测试的实验室不同,配备了更多用于极端物理条件模拟和高能实验的特殊设备,四周的墙壁也用特种吸波材料进行了加固,显然是为了一些“不宜公开”的“大杀器”级研究项目准备的。
此刻,实验室内气氛庄重而又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兴奋。
秦风和“秦之队”的核心成员们,正簇拥着一件刚刚组装调试完毕的、充满了科幻与暴力美学气息的金属装置。
这台装置,便是他们为了完成“超导之盾:征服强磁场”系统任务的最后一步——“研制出一个能够初步验证该项技术突破的小型演示装置”——而精心打造的秘密武器:一台基于“墨子二号”新型复合常温超导线材的……微型超导电磁炮原型机!
“秦哥,各项参数检查完毕!储能电容阵列已充能至额定电压!超导线圈温度稳定在28.5摄氏度,零电阻状态完美!发射弹丸已装填!目标锁定系统自检通过!一切准备就绪,随时可以……开炮!”
李浩穿着一身特制的防静电工作服,戴着护目镜,对着手中的平板电脑仔细核对着各项数据,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有些颤抖,但眼神中却充满了对这台“大玩具”的无限期待。
在他身旁,赵铁柱工程师正小心翼翼地用高精度激光测距仪,最后一次校准着电磁炮的炮口指向。这位平日里看起来憨厚耿直的汉子,此刻脸上也露出了只有在面对自己最得意作品时才会有的、那种近乎“痴迷”的笑容。
“秦教授,您就瞧好吧!”赵铁柱拍了拍那闪烁着金属寒光的炮管,瓮声瓮气地说道,“这玩意儿,别看它个头不大,但里面可全都是咱们‘墨子二号’的精华!那加速线圈,是用咱们最新研制出来的、直径只有0.3毫米的超细‘墨子二号’线材,一圈一圈紧密缠绕了足足一万两千匝!理论上,它能在千分之一秒内,将一枚10克重的特制弹丸,加速到……嗯,一个让牛顿和爱因斯坦都得从棺材里爬出来鼓掌的速度!”
林婉清博士和陈静则负责监控着整个装置的能量供应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她们的脸上也带着一丝紧张和期待。
理论组的钱理群副教授和张伟博士,更是激动地搓着手,他们知道,这台小小的电磁炮,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演示装置,它更是他们“量子围栏”理论和“纳米纤维编织”工艺在实际应用层面的一次……暴力美学式的完美呈现!
秦风看着眼前这台凝聚了“秦之队”无数心血与智慧的“杰作”,脸上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这台微型超导电磁炮,虽然整体尺寸不大,长度不足一米,炮管口径也只有硬币大小,但其核心部件——加速线圈,却完全采用了他们最新研制成功的“墨子二号”新型复合常温超导线材。
得益于“墨子二号”在强磁场下那恐怖的临界电流密度和超高的稳定性,这台电磁炮的加速线圈,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激发出强度高达数十特斯拉的瞬时脉冲磁场!这种强度的磁场,足以对特制的铁磁性弹丸产生巨大的洛伦兹力,将其以匪夷所思的速度发射出去。
“各位,”秦风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团队成员,以及站在实验室观察区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