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院士和赵院士三位导师“一起吃个开学饭,顺便探讨一下新学期研究计划”的盛情邀请,也谢绝了“秦之队”成员们“老大,要不要我们帮你把新学期的几百篇预读文献打印出来,顺便做个ppt重点摘要”的“贴心”好意,独自一人,来到了燕京大学最富盛名、也最具人文底蕴的标志性地点——未名湖。
(图片描述:一张展现燕京大学未名湖畔博雅塔的黄昏或清晨的宁静照片,湖面如镜,塔影绰约,充满人文气息。)
时值傍晚,夕阳的余晖将湖畔那座饱经风霜的博雅塔染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边,湖面波光粼粼,宛如撒满了碎金。偶有微风拂过,吹皱一池秋水,也带来了岸边垂柳的阵阵低吟和远处新生们军训时隐约传来的口号声。这里曾留下无数先贤大儒的足迹,也见证了一代代天之骄子的青春与梦想,更流传着诸如“未名湖淹死的都是情圣,博雅塔跳下的都是疯子”之类的校园传说。
秦风没有选择游人如织的湖边主路,而是沿着一条鲜有人至的、铺满青石板的林间小径,缓缓踱步。他穿着最简单的白色t恤和水洗牛仔裤,脚上一双普通的国产运动鞋,看上去就像一个刚刚结束自习、出来散步的普通大学生,丝毫没有半分“国宝级科学家”、“准博士研究生”、“未来科学的领航者”的架子。
他的脚步很慢,很轻,仿佛怕惊扰了这片刻的宁静,又仿佛在用双脚丈量着脚下这片承载了百年风雨与无数智慧灵光的土地。
他的目光,时而投向那如镜的湖面,看晚霞在水中变幻出瑰丽的色彩,看几只野鸭在残荷间悠闲地嬉戏;时而仰望那逐渐由蔚蓝转为墨色的苍穹,等待着第一颗启明星辰的悄然出现。
他的耳朵,似乎能听到风吹过柳叶时发出的“沙沙”低语,能听到草丛中不知名昆虫的浅唱与争鸣,甚至能听到……地球自身那沉稳而有力的、源自地核深处的低频脉动。
然而,他真正的“感官”,却早已超越了这具年轻的躯体,延伸到了一个更加广阔、也更加幽深的维度。
【跨维度知识理解(中级)】权限,如同一个被动运转的、功率全开的“宇宙信息全频段接收与解析器”,将他周围环境中一切看似寻常的现象——一片飘落的柳叶、一圈荡漾的涟漪、一缕穿过云层的霞光、甚至远处新生军训时那略显稚嫩的口号声——都解析成了最本源的“法则符文”和“信息流”,在他那经过“史诗级升级”的、堪比超级生物计算机的大脑中缓缓流淌、碰撞、湮灭与重组。
一片被秋风吻落的枯黄柳叶,在他眼中,不再仅仅是生命的凋零与季节的更替。它是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在地球引力场中的优雅展现;是空气阻力与重力在复杂流体环境下的动态平衡与精妙计算;是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Apoptosis)这一生命现象背后,由无数基因编码、蛋白质调控所构成的复杂分子生物学网络的精确执行;甚至……是宇宙中那个无处不在、主宰万物演化的“熵增原理”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却又无比真实的缩影。
湖水中因一条小鱼跃出水面而荡漾开来的涟漪,在他眼中,是流体力学中波动方程在特定边界条件下的完美解析解;是能量以横波与纵波的复杂叠加形式在水这种特殊介质中传播的直观演示;是光线在水面发生全反射与布儒斯特角偏振时,费马最短光时原理与电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