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科技”的渴望,在石破天院士的心中熊熊燃烧。
最后一位被“邀请”的,是华夏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的林经纬院士。她是一位五十出头,气质优雅,戴着一副无框眼镜,看上去更像是一位大学文学教授而非顶尖数学家的女性院士。她是华夏在应用数学,特别是偏微分方程、非线性动力系统和数学物理等交叉领域,公认的第一人。
接到校长的电话时,林经纬院士正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对着一块写满了复杂符号的白板凝神思考。
“秦风同学的博士生导师……之一?”林经纬院士的声音轻柔,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穿透力,“校长先生,您确定没有找错人吗?我虽然在应用数学领域略有涉猎,但秦风同学所研究的那些课题,比如统一场论的几何结构、零点能的量子涨落模型,其背后可能需要的数学工具,恐怕已经超越了现有数学体系的范畴。我担心,我不仅无法为他提供有效的指导,反而可能会……束缚他那自由翱翔的思维。”
林经纬院士以其严谨的逻辑和深刻的自省而闻名。她深知,在真正的天才面前,任何的“倚老卖老”或“强行指导”,都是对天才的扼杀。
“林院士,您过谦了。”校长温和地说道,“秦风同学未来的研究,必然会涉及到大量前沿的、甚至需要原创的数学方法。您在数学物理领域的深厚造诣,以及您对数学工具的敏锐直觉,正是他最需要的。我们希望您能在他构建那些宏伟理论大厦时,为他提供最坚实的‘数学地基’,帮助他披荆斩棘,开创新的数学领域。”
林经纬院士沉默了片刻,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闪过一丝复杂的神采。她想起了自己年轻时,也曾梦想着用最优美的数学语言,去描述宇宙的终极规律,但最终却因为种种现实的限制,而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应用层面。
“秦风……”她低声念着这个名字,眼前仿佛浮现出一个年轻人,正站在人类已知科学的边界,勇敢地向着那片充满未知与迷雾的“无人区”发起冲击。
“好吧,校长先生。”林经纬院士的声音恢复了平静,却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激动,“我很荣幸,能有机会参与到这样一项……或许会改变人类历史的科研事业中。我会尽我所能,为秦风同学提供一切他所需要的数学支持。或许,在他身上,我能看到我年轻时未能实现的……那个梦想。”
压力与期待,同样在林经纬院士的心中交织。
就这样,一个由理论物理学泰斗古月明院士、实验物理学巨擘石破天院士、以及应用数学领军人林经纬院士组成的,堪称华夏科学界“核动力航母战斗群”级别的“梦幻导师团”,在燕京大学研究生开学前夕,正式宣告成立!
这个消息,虽然目前还仅限于极小的圈子内流传,但已经足以让每一个知情者都感到头皮发麻,心潮澎湃。
“秦之队”的成员们,是最早一批从李振国教授那里得到“内部消息”的。
“啥玩意儿?!三个……三个院士当老大的导师?!”赵铁柱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手里的“学神煎饼果子proaxps至尊纪念版”也“啪嗒”一声掉在了地上,那颗用分子料理技术制作的“液氮溏心蛋”摔了个粉碎,蛋黄流了一地,他却浑然不觉。
“古月明院士……石破天院士……